美丽青海·身边的感动:为了0.1吨的坚守
青海油田冷湖三号采油作业区成立于1995年。现有32名员工在两班倒,油井23口,水井14口,日产量6吨左右,单井最高日产量不足1吨,平均单井产量0.3吨,最低的只有0.1吨。
每年七、八、九三个月,员工宿舍门口几十棵顽强生长的戈壁红柳是作业区最美的风景。
采油班长段宏伟是三号采油作业区11个年过四旬的“老人”之一。老张说,这里每一口油井的“秉性”、“身体状况”如何?他十分熟知。什么时间,哪一口井需要上什么措施、吃什么“药”,老张娓娓道来,这些工作经验是他在作业区用20年光阴换来的。
三号作业区的几十口油井散落在员工宿舍周边5公里区域内。老张说,上岗期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春夏秋冬,他每天都要步行巡井两趟,雷打不动。
冷湖是青海油田的发源地。1958年地中四井成功钻探,日产油800吨。上世纪70年代初,冷湖最高年产量高达30多万吨,为新中国的能源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冷湖油田产量锐减,最低时年产量只有3000来吨。从1995年开始,青海油田决定重返冷湖,发扬0.1吨产量不放弃、不丢弃的二次创业精神,守战冷湖20年。
“有一半以上的员工从20多岁来到三号采油作业区,不离不弃,直至退休。”三号采油作业区教导员王加强说:“20载,两代青海石油人在三号采油作业区累计采油、捞油10万多吨。如今,第三代青海石油人‘子承父业’续写父辈们未尽的夙愿!”
阳光、帅气的李瑞如今已经是作业区的技术骨干。回想起两年前大学毕业分配到作业区,李瑞腼腆地说他躲在被窝里哭过鼻子。
去年8月,李瑞和另外一个小伙伴驻守浅四井区3个月。那里电视、手机都没信号,只有没完没了的戈壁风。就是这难以“煎熬”的90天,彻底改变了他。
李瑞回忆说,浅四井区有5口油井,每天他和同伴白天按照采油流程对采油井进行巡回检查,计量好每一口井的产油量,填写好生产报表,做完这些工作只需要个把小时。李瑞说,起初他和同伴还有许多话题可聊,十多天之后,两个人之间连说话聊天的兴趣都没有了。
夜间,这里的风特别大,板房被风吹得直摇晃,沙子落满了床铺,睡觉脸上必须盖上毛巾。李瑞说,最要命的是大风经常把水井保温板房给刮跑了,第二天还得满山遍野的找保温房。
李瑞说,在值守浅四井区的日子里,最大的奢望就是期盼拉油的罐车来井上拉油,每次拉油的师傅会给他们顺带一些生活用品和消磨时间的报刊。
“两个月没洗澡,身上轻轻一搓就是一把沙子。”3个月的坚守让李瑞懂得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在作业区最幸福的90后属王霄亮。工作两年多,他不仅工作成绩突出,且收获了一份爱情。
王霄亮、江莹莹同一年分配到作业区,同在一个班,同一个师傅。平常工作中王霄亮谦虚好学,善于钻研,工作一年就能独当一面。江莹莹说,作业区注水流量分配不均,油井注水效果不好,王霄亮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琢磨,想出了在注水间加装调压阀来控制注水流量,既解决了注水压裂不均的问题又实现了注好水、注够水的目的。
江莹莹说,她就喜欢王霄亮工作上一股傻乎乎的认真劲,生活上有责任心、工作上有担当。
在作业区,王霄亮、江莹莹收获了爱情,他俩决定在作业区一直坚守下去,因为这里有爱、有梦想。
汤蛟龙是作业区的文艺青年,喜好吉他。前不久,他花了1年多积攒的积蓄在网上买了一把心仪已久的吉他。巡井回到宿舍的路上,老远就能听到他在自弹自唱为作业区谱写的《为梦想去战斗》的歌曲。
汤蛟龙嘶哑、略显苍凉的歌声穿透了作业区的天空,传递着作业区全体员工为了明天超越0.1吨无怨无悔坚守下去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