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青海·“四个转变”在基层:留给后代最好的财富
“碧绿的草原蓝蓝的天,牛羊成群马儿欢,小河弯弯流向天边,我来的地方叫金银滩……”听着优美的草原歌谣,仿佛一幅动人美丽的草原景象,在眼前铺展开来。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坚持“生态立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中草原生态保护性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4月12日,沿着海晏县环湖东路往东前行,沿路的草原都设有网围栏,在远处的半山腰能看到羊群穿行而过。“这边都是禁牧的,你看禁牧区的草比较丰茂,牧草也比一般草场要厚得多,这几年禁牧区草场的植被恢复得很好。”站在距离海晏县克土地区一公里处,海晏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林业站副站长石晓宏向记者解释道。
“克土地区是完全禁牧,并设有一名草场管护员,每天都会巡视。”“其实,以前禁牧的时候,草场周边的老百姓都挺不理解的,有很多人会偷偷地在禁牧区放牧。草场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效果很好,现在海晏县基本没有以前风沙漫天的情况出现。看到治理的成效,老百姓也都变得自觉了。”石晓宏告诉记者。
海北州通过实施草原禁牧还草、草畜平衡政策、黑土型沙化草地治理等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加快草原植被的有效恢复,强化草原生态治理,如今禁牧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十几年以前,刮风的时候,风吹得连路上的人都看不清楚,早上起来家里都落满了灰。那会没有畜棚,牲畜的日子也不好过。”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村民才仁说,老人家里的部分草场也在禁牧区的范围内。现在草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让才仁打心底里高兴。
据了解海北州共落实禁牧草原78.6万公顷,达到草畜平衡的草场有159.92万公顷,完成牧草良种的补贴4.5万公顷,牧户生产资料补贴14531户,天然草场减畜102万羊单位;共发放补助资金84031万元,其中涉及的牧户有48462户220355人,牧民户均年受益3500元左右。
禁牧后草场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当地牧民的后续收入如何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海北州也有应对办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海晏县金滩乡海峰村村民张成海说:“我们村成立养殖合作社,进行半舍饲养殖。合作社会给村里人分红,合作社只需几个养殖工人,村里的其他人可以安心外出打工,这样一来草原也保护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了。”显然,只有在牧民的收入有了保障的情况下,禁牧政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海北州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和舍饲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畜群结构,鼓励农牧民发展集中饲养、订单销售,推进全州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到去年年底,全州专业合作社达882家,家庭牧场214家、种养大户175家,集体经济农牧民参与度达到96%,合作社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率提高了55%,人均纯分红达到980元,牧民收入有了新的提高。
除了建立龙头企业+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牧民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扶持合作社和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海北州还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注重畜产品的“绿色”含量。“充分利用天然草场和青贮草,我们合作社主要发展有机畜牧业,老百姓都有了个好收入。”祁连县达玉草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文昌太说。
前几年,由于“祁连羊”的出名,祁连县牧民养殖牲畜量不断增多,草场破坏严重。在政府的引导下,畜牧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化,牧民的养殖从数量为主向质量为主转变,祁连县也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羔羊早期断奶、六月龄出栏、两年三胎、一年一犊……这些富有科技含量的舍饲、半舍饲养殖技术,为海北州农牧民的养殖增加了不少效益,也促使海北州的传统畜牧业逐步向智慧性畜牧业方向发展。
在海北州许多牧民在县城有自己的住房,夏天年轻人在草原放牧,老人和孩子在县城生活,到了冬天一家人都在县城的楼房居住。海北州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牧民群众就医、子女上学等民生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让牧民有一技之长,海北州建立科技培训基地和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新型农牧民培训,从事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牧户数量大幅增加,牧民收入多元化,这使得海北州转产转业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希望以后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片美丽的大草原,而不是像十几年前一样漫天的黄沙。”正如才仁老人所希望的那样,蓝天、碧水、青草将会是我们赠予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丁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