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基层调研行·西宁篇】勇立潮头唱大风

17.05.2018  12:2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40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革,省会西宁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五年来,西宁市实现了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跨越,成功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历史性跨越。

  数据显示,仅2017年,西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4.91亿元、增长9.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03亿元、增长14.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16亿元、同口径增长18.2%,主要指标均高于全省水平。城镇居民收入跨上3万元台阶,农村居民收入突破万元。

  毋庸置疑,西宁不断创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这是所有工作、生活在西宁的每一位干部群众共同的心声。

  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是西宁市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实质。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面对艰难险阻,唯有改革开路、担当前行。进入新时代,西宁如何进一步扩大改革的覆盖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果、更好发挥改革的撬动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制度红利?

  西宁首位度、聚集度、贡献度高,肩负着“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使命责任。作为全省改革开放的高地,西宁必须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责任和担当,必须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深化认识、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提升质量,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我们欣喜地看到——

  公立医院改革和四级紧密型医联体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342项减少到74项,非行政许可实现全部清零,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

  率先构建了“一目录六清单”政府监管服务新模式,网上审批率达到85%;

  法治政府建设位居西北省会城市第一;

  ……

  2017年,西宁市一批具有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重大改革顺利推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项工作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西宁市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机制举措,探索出一批特色鲜明做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快绘制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改革选项接地气、方案措施有创新,全市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政治和党建等各领域一项项改革中流击水、踏浪而行。

  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说:“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从来没有脱离政治的建设,也从来没有不要方向的发展。‘一把手’以决绝之心、亲力亲为、较真碰硬是关键所在,‘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是最管用一招。”

  面对群众仍然不惜几个小时的路途和交通拥堵也要跑到大医院去就诊,即便是开个药也要挤到大医院,基层服务能力薄弱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怪象” , 打破城乡区域壁垒,全国率先的西宁市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为百姓带来了福音。

  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设施陈旧、信息化程度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导致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样成为西宁面临的“时代考题”。探索组建紧密型、一体化教育集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集团、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办学模式,努力实现了县域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着力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服”的水平持续提升,努力打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西宁样本”,使西宁成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创新创业环境最优的省会城市之一。 2016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对西宁市“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公众对行政审批便捷度满意率提升100.9% ,服务态度满意率提升219%。

  我们欣喜地看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些年,西宁以“国字号”“省字号”改革为牵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链条发力,改革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以打造绿色发展新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为总目标,制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14个领域的具体方案,让“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西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每月召开1至2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近三年研究审议改革方案68个,听取重点改革事项汇报20次,领导批示217件,组织开展12轮专项督察和3次改革落实情况“回头看”,全省率先制定《党政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工青妇一体化改革,推动实现西宁基层群团工作“一体化”。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绝大多数群众的真实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西宁群众的“获得感”、民生的“升级版”给新一轮“改革赶考”打出了高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公立医院改革、集团化办学等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强势推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增城镇就业3.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81万人次;150个农村老年之家投入使用,为6.8万名困难和高龄老人购买养老服务;2.39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9万城镇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保障,养老、低保、医疗保障标准持续提高;“畅通西宁”拉伸城市骨架,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的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西宁排名第一……这些事实和数字背后都是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人民得实惠。

  我们深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激发绿色发展和幸福西宁活力动力上西宁必须有新作为。以改革构建推动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

  我们深知:要实现绿色发展,幸福西宁,必须做到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必须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都要努力抢占全省前列。

  态度决定成败,思想引领未来。实践表明,改革是场硬仗,是爬坡过坎,是新的长征,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推动。

  改革永远在路上,相信,西宁定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