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

13.04.2016  10:28
      一、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又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决定了青海保护生态环境任务重、难度大。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       前不久,我看了《关于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你们取得的初步成效感到高兴,并作了批示,要求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决不松手,同时举一反三,对全国生态保护提出了要求。       你们提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切实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个认识是到位的,要始终坚持并持续践行。       去年底,我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是一种全新体制的探索。在超过12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开展全新体制的国家公园试点,努力为改变“九龙治水”、实现“两个统一行使”闯出一条路子,体现了改革和担当精神。要把这个试点启动好、实施好,保护好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湿地、高寒草甸等源头地区的生态系统,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经验,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从青海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禁止开发区严守管制原则,限制开发区严守控制原则,重点开发区严守开发原则。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农牧、生态体验、生态文化等产业,筑牢囯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二、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一直强调脱贫开发,就是因为贫困人口脱贫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必然是人人共享的小康,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我们要有决心和信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青海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去年底,你们还有1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2万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这个数字是国家统计局调查监测得到的,你们通过建档立卡确定的贫困人口是52万),贫困发生率1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多百分点。你们作出“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到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再经过一年努力巩固脱贫成效,提出今年要确保6个贫困县摘帽、400个贫困村退出、11万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这些思路和举措都很好,要抓好落实,真正把脱贫计划落到实处。       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要集中抓好产业发展脱贫、就业扶持脱贫、移民搬迁脱贫、生态服务脱贫、政策兜底脱贫。       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扶贫要扶智。提高贫困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子女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是彻底拔掉穷根的根本举措。15年义务教育力度很大,如果真正做到了,贫困家庭子女就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要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不能让贫困地区孩子们输在教育起跑线上,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要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不能这几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贫困问题解决了,而几年后又返贫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选派扶贫工作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举措。要把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促进干部成长的过程,作为考察识别和培养选用干部的重要渠道。       三、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       多民族是我囯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青海是多民族地区,处于反分裂斗争前沿。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青海民族地区面积广,有6个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近一半,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少数民族县占12个。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       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应各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盼,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和潜力,着力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有序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强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推进民族地区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搞好民族团结。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要继续深化创建活动,解决深层次问题,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相信,在青海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开拓进取、扎实努力,青海一定能在“十三五”时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摘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参加2016年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