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
新华网福州1月15日电(记者胡苏)新年第一天,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中海太平洋”轮首航厦门港。这艘“海上巨无霸”的首次靠泊,不仅是厦门东南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力见证,更成为福建积极融入“海丝”战略的最新注解。
去年以来,福建省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等优势,着力平台建设和机制探索,加快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绵延千年的海外交流史上,泉州港、福州港和漳州港,在不同时期对“海丝”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底,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正式落地。省会城市福州就明确提出,在推进“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
就在此前一个月,“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在福州马尾上线运营,目前已发展台湾地区及东盟国家会员企业80多家。
而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丝”“自贸区”战略的双重叠加,让这个对台“新特区”聚集了更多人气。
进入春节前的购物旺季,平潭“对台免税商品市场”的台湾酒柜经理陈婉贞整天给游客递名片、留电话,忙得脚不沾地。这个市场开业仅半年,累计购物人次已超过16万,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从新疆到内蒙,到处都有我们的回头客;只要一个电话,台湾高粱酒送货上门。”陈婉贞笑称,在平潭免税市场,已经实现了“海丝”与“陆丝”的交会。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福建人的“海丝”基因更加活跃,掀起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机制化”建设的高潮。
去年11月底于泉州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务合作圆桌会”上,来自新加坡、斯里兰卡、尼泊尔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会、使领馆、贸易促进机构代表,共同发布了“泉州倡议书”。
倡议内容包括:建立常态经贸合作交流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多元文化交流;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务合作机制”联络机构。
“共同探讨更加便利的关税政策,突破经贸发展瓶颈,开辟顺畅的交通、物流、贸易通道,推动科技联通、金融服务、能源产业、海洋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更多合作。”新加坡中国商会会长林清荣在会上呼吁。
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表示,当前福建省商务系统正通过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等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加快与“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交流、互动和融合。
在海纳百川、爱拼敢赢的福建精神推动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在八闽大地加速构建。2014年,正大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BB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相继落地;福建对“海丝”重点区域东盟各国的进出口总值有望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曾经指出,福建在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应承接好商贸人文的历史辉煌,发挥好“海上海外”的特色优势,以东南亚为重点,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经济合作与人文融合并重,努力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1月5日,吸引467名青少年参加的“海丝情·桑梓梦”福建省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海丝文化大赛总决赛通过海峡卫视向全球播出。
参加此次活动的16岁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林宇聪说:“我在课堂上学习过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这次回到中国参加海丝文化之旅,对海上丝绸之路又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