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墓地考古发掘亲历记(上)

09.05.2014  05:14

  阳山墓地位于青海省东部素有“青海门户”之称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阳山村是新民乡所属的下川村的一个小村落,因地处马鞍条山之阳坡而得名。

  1975年秋季,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班老师王世和带领学生苏生秀、刘万云和民和县文化馆赵存录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进行考古调查时,得知该县新民乡阳山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人骨和彩陶器等文物,即赴现场察看,赵存录向正在劳动的群众宣讲了文物保护政策及法规,要求村民在平整土地时保护好文物古迹,又动员大伙交出已挖掘出的文物。当天下午就收集到几十件陶器,其中有彩陶提梁罐等珍贵文物,随后将这些文物运回县文化馆。

  时隔几年后的1979冬季,正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主持考古发掘的苏生秀同志,得知阳山在平地时又出土不少文物的消息后,作为一名专职文物考古工作者,积极向省考古队队长赵生琛建议发掘,并推荐当时在核挑庄工地工作的彭云、贾鸿键两同志前往阳山主持和参与发掘工作,很快得到赵队长的支持。

  阳山墓地的发掘从1980年8月开始,共历时两个年头。按照考古队领导的安排,工地工作由彭云同志主持。参加阳山墓地发掘工作的还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贾鸿键、孙小妹等。顾希娟同志第二年发掘时参加,何英同志短期到工地进行文物修复外,其他同志分别承担照相、绘图、测绘、文物管理等诸项事宜。

  阳山村是一个仅有11户人家的藏族小山村。八十年代农村的面貌正在变化,生活条件不太好,住房条件差,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还好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腾出了一间小屋给女同志住,笔者作为发掘队里惟一的男子汉,被安排在村长家的大土炕上和他的儿子们一块住。工作人员算是解决了住处,可我们的厨房怎么办?又去找村长解决了一间堆满了麦草,落满了灰尘的草房,我们齐心协力很快收拾整洁,布置好了厨具,雇了一名当地的厨师做饭。乡村里没有买菜的地方,村民们在自己院内种些种类少量的菜,仅够自己家里人吃。村里经济作物是种大蒜,秋天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蒜辫,还有很多洋芋。我们买菜要到30公里外的县城去,买来一次要省着吃好些天,所以每顿饭都很简单。可是每天收工回来大家兴味盎然地坐在简陋的木桌旁一起吃饭,倒也有家的温馨。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和藏族同胞同住、同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工作情谊。

  1980年8月至10月底,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我们首先在墓地打了一条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宽3米的丁字形探沟,在探沟中发现了一批较完整的墓葬,从而证实了此地为墓葬区的推测,也对墓地范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初战告捷,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心情别提有多么激动了。对墓地范围了解之后,按着考古发掘规程,由东至西进行大面积的揭露。当揭去表土40至50厘米时,一座座墓葬的轮廓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经过细心清理,令人大开眼界,发现墓地的葬式繁多,结构也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几乎以前见过的所有半山、马厂时期的葬式都在这里不同程度的出现。当年共发掘墓葬118座。圆形祭祀坑12座,出土随葬器物(多类陶器、石器及装饰品)共1550余件。

  第二次发掘在第一次发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从1981年8月开始,直到11月结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当时发掘时间都在每年的8月份以后?一方面是由于经费有限,等农民收割完小麦后发掘,可以不赔产或少赔产,减少额外开支,多发掘些墓葬。另一方面,不影响农民收成,收完小麦后处于相对农闲时期,民工容易调配,两全其美。当时我们在当地雇一个民工,日工资2元。80年代初物价还不太高,这和一般干部的工资标准没有多大差距,农民们不仅能够接受,积极性还很高,每天参加发掘的民工有20人左右。这次发掘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揭露整个墓区,搞清墓地的布局,同时准备通过发掘发现有叠压打破关系的墓葬,解决墓葬的相对年代,以便对墓葬分期能够有个科学的认识。第二次发掘清理出墓葬100座,其中有叠压打破关系的墓葬7组,出土随葬器物1039件。前后两次共发掘墓葬218座,圆形祭祀坑12座。两次发掘共出土随葬彩陶器、粗陶器、石器、骨器、装饰品等2590余件。揭露面积达6720平方米左右,基本搞清了该墓地范围和布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贾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