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港区以“功能区”扩大辐射力
日前,青岛保税港区管委会与山东省菏泽市政府签署协议,正式设立青岛保税港区菏泽功能区,规划在5.6平方公里功能区内,设置口岸、无水港、保税物流、大宗商品展示交易和加工制造5项功能,计划用3至6年时间,使这里成为以保税功能为核心的开放型经济新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这是青岛保税港区在山东内陆区域设立的第五个功能园区,也标志着青岛保税港区首创的“功能区”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山东省委、省政府要求青岛保税港区要立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功能区’就是将辐射带动功能落地的载体。”青岛保税港区管委会副巡视员、功能区协作办主任宋祥兴告诉记者,青岛保税港区成立22年来,拥有先进的保税工作管理理念和经验,为将这些优势最大化发挥,青岛保税港区经过沟通征得监管部门同意,确立了将保税功能从沿海推向内陆的“功能区”战略,“这对内陆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可以提供很大帮助。”
青岛保税港区目前在山东内陆区域,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功能区共有8个,分别位于潍坊、德州和菏泽等城市。这8个功能区分三种类型,一种是青岛保税港区与当地政府投资合作建设的,一种是由青岛保税港区与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建设,另外一种类型则是由青岛保税港区派出专业团队进行保税功能业务的指导帮助。3种类型的功能区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助力。
“‘功能区’的建设,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帮助众多进出口企业降低了成本。”青岛保税港区德州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姜讯告诉记者,“以山东星光糖业集团为例,他们建了约15万平方米保税仓库,目前全部通过审批并投入使用,每年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就达4000多万元。”据介绍,德州功能区2014年进出口总值超过8亿元,占所在地德州乐陵市年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并正在以德州功能区为核心区申报德州综合保税区。
而一些较早运行的功能区,显现的降低成本的效应更大。2014年11月经海关总署等四部委正式验收的邹平功能区,建设并运营一个占地480亩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目前已有92家贸易和物流企业入驻,每年可为当地企业节省20亿元的生产经营成本。
“功能区”模式带来的更大效应,是产业的集聚和对周边的辐射。2014年1月,青岛保税港区济宁功能区正式设立,到目前已确定落户的大项目几十个,这一区域将融农产品检测、进出口,文化产权展示交易以及化肥、橡胶、棉花等展示交易为一体。“青岛保税港区济宁(邹城)功能区将有效带动物流、市场、检测、农业等相关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做长做大。”宋祥兴说。(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