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评论员文章:勿忘忧患 凝聚力量 奋发图强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悼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以立法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这是对南京大屠杀中大量死难同胞的告慰和尊重,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权的尊重。只有让人们铭记这段血凝的历史,我们才知道今天和平的宝贵。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民族强大,才不会任人宰割。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这是对否定南京大屠杀右翼复辟势力的庄严警告和法律压制。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任何无视历史、歪曲历史、亵渎历史的言行,任何企图复辟军国主义的势力,任何妄想推翻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政策,都不可能得逞。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让我们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让我们反思历史教训,激扬民族精神……
重温历史不是要培养仇恨,而是为了警醒。正像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生前所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历史表明,一个自强的民族,必然善于从耻辱中获得启迪和激励。
我们要激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牢牢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我们要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当前,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同全国一样,青海各族人民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不断开创法治青海建设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三基”建设,打造青海精神高地,为实现“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努力奋斗着。作为身处伟大时代的一分子,每个人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自觉把沉痛哀思和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人人出一份力,发一份光,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强省富民、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