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中的“楼长书记”——记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委书记刘浩年
青海新闻网讯 2014年2月,刘浩年怀揣着“让西区发展得更好、颜值更高、群众生活得更幸福”的梦想回到西区这片热土上,为了早日圆梦,他走小巷、进社区,进楼院、访居民,促改革、转作风,成为新时代幸福西区建设的“一线总指挥”。
他是群众眼里的实干家,始终将群众装在心里,将责任扛在肩上,忙碌在群众间、服务于百姓中,“楼长书记”是群众对他亲切的称呼,这个称呼他看得很重。
带好头,“楼长书记”用脚步丈量幸福路
这几天,家住中华巷6号院的曹倩正忙着重新装修房屋,虽然忙碌不堪,但一说到现在的生活她就是满脸笑容、满满的幸福。经过改造,中华巷6号院这个当年“进出两脚泥,下雨就漏水,下雪就溜冰”的老旧楼院变绿了、变亮了,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城西区首批棚改精品小院,搬走的老邻居们又回来了。
“幸福西区是全体西区人民的幸福,我们既要建好高楼大厦,又要管好背街小巷,要让老旧楼院里的困难群众也能获得幸福感、满足感。”城西区地处西宁市中心地带,城市在大踏步向前发展,但刘浩年最牵挂的还是背街小巷、老旧楼院里的困难群众。每走进一处棚改小区,刘浩年都先到低保户、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了解群众诉求困难,征求群众意见,再安排布置相关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参与棚改工作的干部自觉把群众摆在最高位置,用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不断推动政策宣传、拆迁动员、项目施工取得新进展。
万事知易行难。城西区棚户区改造工作一经启动,就遇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拆迁就是一道最大的难关,有的居民故土难离,不愿意搬迁;有的漫天要价,想借拆迁发家致富;还有的因种种原因,暂时不想搬迁。针对这些问题,刘浩年始终站在第一线当总指挥,遇到问题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重大项目亲自审定、全程参与,针对不同片区、不同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当青年巷棚改项目到最后阶段时,有一户居民拒签协议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开工,他亲自带队十多次上门做工作,真诚地讲政策、解难题,最终及时签定搬迁协议,顺利推进了棚改项目。
在刘浩年的主持推动下,全区43条小街小巷完成街景整治,71个小区实施基础设施改造,12741户棚户区纳入综合改造。几年下来,大家都记住了这个脸色有点黑、一见面就问家长里短、脸上满是笑容的“刘楼长”“楼长书记”。从“一线总指挥”到“刘楼长”,刘浩年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个称号。
解民忧,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中华巷5号院居民王海云有一位“老朋友”,在他心里更是把这位朋友看做是家里人,这就是从2014年起就与王海云联点帮扶的刘浩年。7月下旬的一天,刘浩年检查中华巷片区棚改现场时,还不忘顺道看看王海云,碰面后两人就交谈了起来。“老伙计,最近好着撒……”握着刘浩年的手,王海云欣喜地回应道:“好着呐,都好着呐。儿女都上班去了,您看这个孙娃子也要上小学了。书记,这些年谢谢您的关心,也请您放心,我们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两双有力的手紧紧地握着。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城西区低保对象、五保户和残疾人还有1738户2951人。如何让这些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刘浩年近年来思考、工作的重点。通过深入调研、找准症结,指导制定了《城区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十二条措施》,打出了一套集政策倾斜、教育培训、促进就业、低保兜底、结对帮扶等措施的“组合拳”,探索出了一条城区困难群体精准帮困的新路子。
“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谋划、推进工作,把干部、任务、责任都沉到一线、融入到群众中,踏踏实实办好群众所想所盼所需的事情,这就是职责使命,这就是担当作为。”这段话是刘浩年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激励和引导了广大基层干部。
破坚冰,当好改革的实干家
7月23日下午,刚参加完省上的会议,刘浩年就匆忙赶往兴海路街道“三中心”,检查询问刚刚结束的环湖赛服务保障情况。开会、调研、检查、听汇报……刘浩年一直在路上。作为刘浩年主抓的改革试点,街道“三中心”作用发挥的如何,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当下是环湖赛的重要赛程,正在考验着街道“三中心”的应急能力,刘浩年当天主要听取了该项内容汇报。负责城管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汇报完环湖赛赛段的工作安排后,刘浩年放心了许多。
刘浩年说,街道“三中心”建设的思路来源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反馈。自担任区委书记以来,时常有街道党工委书记向他“要人”,提出街道工作杂、人手少、任务重等情况。对此,刘浩年连续两个星期在7个街道蹲点调研,发现各街道都有4-8个科室,普遍存在职能交叉重叠、人浮于事、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街道固有的“三级式部署+多部门运转”工作格局已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工作新要求。
“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是一件难度大、工作杂的任务,还是一件棘手惹人的工作。刘浩年下定决心,一定要干!白天他和街道科室长谈心,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动员他们到服务群众的岗位建功立业;和前来办事的群众交谈,了解群众的感受,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晚上他翻阅街道“三定”方案、学习借鉴外地改革经验,研究如何提高街道服务效能、如何强化街道“轴心”作用。在他的直接推动引导下,街道干部对改革不再有顾虑,也消除了抵触情绪,大家的思想认识都统一了。在多方论证、集体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将街道现有6个方面22项工作整合为14项,机构设置统一调整为党建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中心,分别对口负责党委、政府和服务群众的工作。通过改革,各街道内设机构精简率达到55%,取消街道中层干部职务52人,完成内部调整84人,70%的干部都下沉到了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前来办事的群众都说,现在主动上门服务的人多了,办事进的门少了,效率比原来高多了。
勇攀登,在高起点上做出新成绩
城西区是集金融、商贸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城区,以新宁广场为中心的城市商圈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占比接近90%,在全省全市都是最高的。这是城西区的亮点和发展基础,面对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让“家底更加厚重”成为刘浩年挑战自我的一个新目标。
在把握城西区三产迅速发展的现状中,刘浩年也敏锐地看到了短板和瓶颈。“老三产必须要转新三产,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当下城西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带着这一课题,刘浩年做起了在经济转型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大胆地提出了建设全省金融中心设想,通过积极同上级部门汇报沟通,《城西金融聚集区发展规划》顺利出台,总部经济大厦建成运营,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落户西区,以五四大街、黄河路为主的全省金融街初具规模。
为做好招商工作,他盯项目、抓招商,还当起了西区代言人。采访中,刘浩年向记者回忆了他在宁波与企业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的故事。他讲道,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他们追着企业负责人马不停蹄地奔波,先后与企业洽谈6次,用诚心和信心打动了企业,最终促成总投资30亿元的高原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落地城西区。
恒心和信心让刘浩年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不断提出新的发展方向。他指导制订市场主体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全力推动“多证合一”改革,率先在全市建成三产服务中心,建立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基金,促使全区市场主体“井喷”,私营企业达到7991户、个体工商户16212户,增量和总量持续保持全市首位。短短几年间,城西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底,西区成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唯一超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唯一超100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唯一超10亿元的区县。
未来的城西区将着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用新的发展思路刷新纪录。刘浩年正和他的同事践行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中谱写着新时代幸福西宁城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