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组织建设助力高校思政工作

23.09.2016  20:06

前沿

寝室、食堂、教室构成的“三点一线”,曾是大学生单调生活的形象描绘。但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互联网、学术社团、教室课堂,正在构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三大公共环境。面对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实际变化,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契合点,这是许多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组织建设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夯实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做实高校思想政治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工作基本能力,筑牢高校思想政治防线,确保了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

扭住基层组织建设“牛鼻子”,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近年来,我省各高校把政治素养、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作为选任校领导的基本标准,突出考察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充分考虑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差异化制定具体任职标准。

紧抓关键少数,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选优配强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确保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定期分析研判班子运行情况,持续优化年龄、性别、专业和阅历等结构,选准配好班子副职,使班子成员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十八大以来,一批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重大问题上坚守政治责任,敢于担当,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到青海高校党政领导岗位。其中,省管四所高校中选任党委书记和校长7名,校级副职领导13名,占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职数的59%,基本形成以50岁左右干部为主、55岁和45岁为辅的梯次结构。继续坚持与清华大学建立的对口支援关系,每三年选派1名清华大学校级后备干部担任青海大学校长。

建立党政机关与高校间、高校与高校间的干部交流常态化机制,从党政机关选拔7名干部担任高校副职,从高校交流3名干部到地方和省直单位任职,组织4所高校7名校级领导相互交流,占高校领导总数的21.9%。

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有助于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学校抓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抓住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只有两个责任到位了,才能构建起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各级组织职责清晰、方向明确、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才能充分发挥好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坚持好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

各高校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方面想了好多办法。青海大学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党委(总支)配备了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宣传部门和基层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处室各负其责、二级学院认真实施”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层层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青海师范大学突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在认真分析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熟悉专业发展、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学者型”干部和管理经验丰富、作风扎实、善于团结协作的“管理型”干部搭配到一起,起到了“1+1﹥2”的作用。近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党委结合学校部分内设机构调整工作,对15个学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其中,对3个学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组合,2个新成立学院班子的“一把手”由校领导兼任,为学院加快工作过渡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为2个二级学院和10个院系领导班子补充了17名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力量。

做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做实高校思想政治基础工作。近年来,在我省各高校,通过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扩大学校党组织覆盖面,积极发展学生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015年,全省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1626名、教职工党员4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902名;学生党员占在校生总数的10.18%,申请入党大学生人数占非党员学生总数的46.54%,大学生党支部由2014年的112个增加到目前的136个,其中,有116个建在班上,覆盖了本科院校1/3以上的班级。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学校方方面面的作用,做实高校思政基础工作。青海大学在夯实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中,始终强调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主要院系处室主要责任人组成的意识形态、维稳、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领导小组,将稳定和廉政作为两个伤不起的"硬伤"警钟长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分工和奖惩,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处室各负其责,各院系具体实施的工作领导责任机制。

青海民族大学在思想政治基础工作中,探索出了“党员1+6”工作模式,即1个党员带动新生宿舍6名成员,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三创三树”活动,不断破解高校大学生党员发挥引领模范作用的难点问题,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党员1+6”工作模式推行以来,全校各院系党总支积极响应,认真开展学生帮扶活动,部分院系在学生党员人数较少的情况下,创新工作,结合实际开展“1+1+4”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申报的党建特色项目“大学生党员发挥引领模范作用的探索与实践”获批立项。该项目以校党委书记为责任人,职能部门具体实施,任务逐项分解,旨在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榜样示范和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出一条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新路,为培养合格人才,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仅2015年,青海民族大学发展党员522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党员164名。

筑牢高校思想政治防线

提升学生工作基本能力,筑牢高校思想政治防线。近年来,我省各高校加强思政教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能力,切实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导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来,引导到构建"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引导到加强民族团结共同迈向小康社会建设征程中来,为社会和谐和青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打牢基础。

青海师范大学全面推行了《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德育实践学分暂行办法》,采用学分制的办法规范学生的言行,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的创新,有效引导和规范学生言行。

青海民族大学依托党团学组织,在加强校园理论学习的同时,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和构建校园信息搜集反馈渠道,努力化解苗头性事件,维护校园平稳。

青海大学采取干部联点班级、本科生导师等制度,建立重点人群和个人台账,坚持涉稳信息报送和值班制度,确保校园稳定。

与此同时,各高校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青组)

[1] [2]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