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对话”青藏高原 共议“第三极”生物多样性保护

22.07.2016  09:04
    7月13日,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举行,与会多领域专家及代表从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社区参与、濒危物种保护研究等7个主题,共议“第三极”生物多样性保护。
    素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域涉及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区高原面积257.2万平方千米,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域内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普氏原羚、雪豹、岩羊等作为旗舰物种已被列入全球珍稀濒危物种。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为期3天,共有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自然保护区、基金会和环保公益组织专家和代表150余人参加。
    “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具有全球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宜瑜说,青藏高原为不同生物区系的相互融合提供了特定的空间,是现代许多物种的分化中心,其衍生出众多高原特有种,同时又为某些古老物种提供了天然庇护场所。
    陈宜瑜认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与保护与其他方面研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保护战略尚不清晰,缺少保护优先区和空缺分析等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对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活史和行为缺乏研究,不同部门、不同省区之间缺乏联动机制。
    “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国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总工程师严旬介绍,截至目前,青藏高原共有国际重要湿地10处、拥有羌塘、三江源、可可西里和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组成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初步构建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促进中国生态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
    严旬表示,今后应进一步推进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群的建设发展,强化保护区之间的合作与责任,增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的联动性和有效性。
      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国别主任PatrickHaverman建议,通过生态文明主流化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保护战略纳入政府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在未来活动中,关注机制和技术双方面的创新发展,包括管理、研究、协调、媒体传播、监测评估网络,生态服务付费的社会生态工具等创新;利益相关方参与到青藏高原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日,旨在推进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跨区域多部门联动机制的《玉树宣言》也一并交由会议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