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领跑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02.03.2016  16:49

  “现在我每次的治疗费用跟以前相比能省100块钱,而且住在县上的医院治疗,坐车、吃饭都比去省上的医院方便,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来说,又节省了一笔开支!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家住林川乡的患者包文芳算起了“节省账”。

  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是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包文芳这笔开支得以节省,得益于县医院扎实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这是我们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最直接的举措!”县人民医院院长周建邦说:“我们立足于县城的实际,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特别是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能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周建邦告诉记者,自从医院开设这些诊疗项目以来,为全县群众就近看病带来了便利。对像包文芳这样需要透析的患者而言,单次透析费用比省级医院低100元,按每周透析2次计算,仅交通费和透析费两项费用每年可节省1.3万元。

  借着改革的“春风”,县人民医院先后成立了ICU、消化内科等13个二级学科,在海东市县级医院率先开展了血液透析和介入治疗技术。县中医院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以针灸科为主,成立了中医妇科等特色科室。在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县级医院开始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

  “现在住院实话方便啊!”因为体弱多病,每年张福生老人都要到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提起医院的变化,老人深有感触。“这两年都是先住院后结算,而且报销比例也提高了,我们农民看病,需要自己花的钱已经很少了,现在的政策,确实好!”

  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让患者就医更加方便,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也让改革的措施更加完善。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包文花笑着说:“现在我们每个月的工资跟以前相比都上涨了好几百!”

  “我们按照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全面完成了326名在编在册人员和符合竞聘上岗条件的98名临聘人员的竞争上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自绩效工资实施以来,县级公立医院职工人均月工资增加了500到1000元,切实改变了医疗机构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锅饭局面。”互助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综合业务办公室主任林晓春介绍道。

  为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改革中,互助县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县级医院改革配套资金2.4亿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7025万元完成县医院内科综合楼等建设项目,配备了大中型医疗设备120余件。另外,全部药物也统一通过省级平台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自2012年全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互助县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思路,制定出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域综合性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等方案。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改革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和提升服务能力外,积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调控监管,并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截至目前,全县让利患者医药费用近900万元,县外转诊率7.8%,初步实现“部分重症和疑难杂症不出县”的目标。

  谈起改革后的变化,林晓春充满喜悦。“前不久,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级乙等医院现场等级评审,成为我省首家进入三级医院行列的县级公立医院。这可是改革后我们交出的又一张成绩单!”

                                                                            (摘自3月2日青海日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