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为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开辟新途径

12.08.2015  17:52

8月10日,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信息化建设工作座谈会。

   (本网记者 朵海平 摄影报道) 8月10日,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信息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四区三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局属单位及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通过实地观摩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终端运行情况,现场参观城西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运行情况及座谈交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城西区食药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经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现代化监管,建立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体系,缓解监管人员不足与监管深度不断增长的矛盾,提升监管效率。

  目前,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以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支持、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安装视频采集系统,把厨房食品加工过程置于广大顾客和社会大众监督之下,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的实时监控,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已有62家学校食堂,983家大中小型餐饮单位接入了电子监管平台,实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非现场远程实时监控和行政审批、日常监督、食材票证管理的数据传输,打造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透明厨房”电子监管模式。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在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和西部零售药店电子监管的基础上,城中区作为全市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的试点区,实现了全区药品经营企业电子监管全覆盖,城北区在小桥大街建成了首条药品经营电子监管示范一条街。全市已完成420家市区药店、3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对药品进、销、存等环节的全过程跟踪和监管。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实现了网上申请的行政审批。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正常运行。可以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为今后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通过全面推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驾护航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