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下的青海机会
随着兰新第二双线的建成通车,青海铁路实现高铁线路“零”的突破。一个由兰新铁路、兰青铁路、青藏铁路、格敦铁路等串联成的铁路网正在形成,西宁也由铁路网末梢转向全国性现代化交通枢纽,开启了青海交通的新格局,由此,必将引发青海经济发展的新猜想——
站在岁末年初新旧相交的门槛,青海,仿佛站在一个时代的分界点上。
2014年12月28日,省委省政府在刚刚投运的西宁火车站举行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庆祝青海铁路建设史上的三件盛事:西宁至格尔木铁路新关角隧道开通运营、新建兰新高铁西宁站动车组投入运营,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开工建设。
兰新高铁全线开通,标志着青藏高原进入高铁时代;西宁站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提高了枢纽通过能力,改善了乘车环境,方便了旅客出行;新关角隧道正式运行,打通了西格二线工程的关键点,大大缩短运输时间,提高了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即将开工的格库铁路、正在建设的敦格铁路等项目,为完善青海铁路路网结构,促进青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由此,人们对青海经济的走向及前景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旅游业进入3.0版
省旅游局局长徐浩说,如果把西宁机场建成通航作为青海旅游的1.0版本,它拉近了青海与外界的距离,实现青海旅游的起步,那么,旅游2.0版就是以高速公路建设为标志的,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让青海旅游实现腾飞。现在,高铁时代的来临则使青海旅游进入3.0时代,旅游应该结合生态立省的理念,打造升级版,实现更高水平上的跨越式科学发展。
高铁开通,最直观的影响来自于客流、物流、信息流的加快运转,对旅游业发展是一大利好,也被看成是一场“旅游盛宴”。
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董金明在谈到门源的旅游发展时,信心满满。“对门源的生态旅游业而言,高铁无疑是一剂‘推进剂’,百里油菜花海必将是兰新高铁的一大胜景,直接拉动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对旅游产业引领的餐饮、商贸、物流、金融、通信等第三产业也将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某种程度上,兰新高铁的开通,对门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4年6月,国内最重要的旅行社联盟之一——中青旅联盟在西宁举办第十三次成员大会,邀请近百家来自北京、香港、江苏、浙江、广州等地的旅行社负责人来青海,考察国家级精品线路:青藏铁路旅游专线。同时研发兰新高速铁路开通后,青海旅游市场的可进入性,提前将目光瞄准青海。
而在同年10月的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年会上,来自西北多个省区市的旅游从业人员发出疑问:“高铁来了,青海准备好了吗?”
青海准备好了吗?
“以前青海旅游的特点是旅长游短,高铁时代的到来,能够极大地缩短来青游客旅途的时间,对我省的旅游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契机。西宁市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打破区域限制,形成精品线路的品牌优势。”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张洪涛说。
据了解,多家旅行社及早下手,整合资源、重新设计、升级旅游线路和产品,以期推出更多种类、更适合市场、更符合游客要求的旅游产品。另外,我省还推动顶层设计工作,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入手,提高旅游界对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认识。
徐浩告诉记者,我省旅游未来的重点就是,结合实际来打造和建设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的服务水平和档次,在做好观光游的基础上,开拓更多中高端产品,同时,加强西北五省区域间的合作,整合沿线旅游资源,携手打造旅游精品路线。省旅游局计划在兰州、乌鲁木齐开展宣传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适时推出坐高铁来青海购年货,体验林海雪原、体验民族风情等卖点,让青海旅游业搭上高铁这趟“经济列车”。
不过,高铁时代的来临并不等同于旅游市场繁荣时代的到来,甚至于“只依靠景区发展”的旅游目的地会陷入困境,也许旅游业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大流通的发展悬念
站在大流通的角度,“高铁经济”对我省内贸、外贸、物流、特色农畜产品产销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应该是深层次的。
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志刚认为,高铁带动旅游业发展,对青海消费品市场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014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亿元大关已成定局。据了解,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历经50年时间,从100亿到200亿元,用了7年时间。之后,我省消费品市场进入快速增长的发展轨道,消费市场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结构、消费预期和消费环境大为改观,消费能力明显提高,以每两年100亿元,到3年200亿元的速度增长。进入高铁时代,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否有新的突破,因物流、快递的带动,地方名优特产网购包邮区会不会扩大,这一消费领域最具活力的热点能否实现“井喷”,这都将是2015年的最大悬念。
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对各地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基础性产业。然而,我省物流业发展层次低,小而散的状况仍未有改观。
高铁开通,青海铁路路网结构的完善,使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向青海聚集,同时还节省了时间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高铁经济”将成为拉动我省物流产业增长的新引擎。青海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高铁开通以后,便捷度高了,运送货物更加便利,但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物流业链条长的问题不会根本性改变,我们主要通过提升服务,打造服务型的企业,以及新的城市配送方式,并致力于将互联网、电商联合起来做,才能让企业有出路,不会被淘汰。”西宁长丰集团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勇这样说。
由此,我省物流业加快发展以及物流产业结构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机会多多。
海东是青海的瓜果之乡,兰新高铁青海段从海东市穿过,并设有三个站点,这对于海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将有重大促进作用,而目前果品生产的情况是有特色,没产量,没规模。海东市农牧局局长李树青说,海东市必须加快步伐,高标准规划建设果品产业园及冷水鱼养殖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此带动海东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另外,兰新铁路开通还将会使青海牛羊肉、藏毯、民族服饰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以较低运输成本直通中亚、欧洲以及改变过去运输时间长、运力低下、成本高制约着西部发展的状况,实现西部各资源、能源大省矿产资源共享、地区优势互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新丝绸之路的遐想
兰新高铁通车,标志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与向西开放战略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入了提速发展的崭新阶段。
兰新铁路与青藏铁路,格敦、格库铁路串联成的网络,使青海成为连接我国东部与西部、西南与西北、内地与边陲的交通枢纽,形成连接周边省区以及西北通往华中、华东、西南地区乃至中亚及欧洲各地的陆路铁路运输大通道,为促进青海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我国西北省份推至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必将形成我国向西开放的崭新格局。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把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成为青海向西开放的主渠道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说。
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青海的资源、能源、交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区位地理劣势有可能转变成为区位地理优势。因此,青海应抢抓机遇、沟通协作、主动作为,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全方位的合作,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和互利共赢合作机制,在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旅游、学术交流、投资、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交流,加大青海走出去和向西开放力度,强化交通、资源、生态、文化和安全战略支撑。
孙发平认为,我省应从战略高度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加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拓宽与中亚国家地区的全面交流;推进交通建设,凸显“战略通道”地位;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串联我省主要城镇,加快推进东部城市群和海西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完善外贸、物流及联动发展支持体系;加大青海丝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区域文化旅游合作,实现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高速铁路具有聚集生产要素的典型特征,沿线的中小城镇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为此,强化西宁市核心城市地位,扩大城市规模,拓展空间,提升品位,强化科技、金融、物流、商贸等功能,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把西宁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向西开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值得期待。(张月环 宋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