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鸟大战:青海湖最动人场景

13.06.2016  20:34

    6月初,受高原气候的影响,素有中国最美湖泊之称的青海湖刚刚迎来春夏之交。此时,大湖之内鱼翔浅底,环湖四周水鸟云集。

    ●鱼鸟共生——复合生态重要一环

    环湖流域的雪山冰川化水,青海湖主要水源——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黑马河等迎来了河水暴涨期,青海湖中的精灵——湟鱼闻讯而动,逆流而上,开始洄游之旅。

    作为青海湖最大的水源,布哈河的水流量相对充沛,特别是到了6月,更是丰沛异常。因此,洄游到此的湟鱼数量最多,个头也最大,但它们的经历也最惊险。

    5月,在湟鱼未开始洄游之时,作为大自然中优秀的猎手,鱼鸥、棕头鸥等捕食者已经早早等在布哈河的岸边。它们是湟鱼的天敌,也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

      青海湖生态系统是“水生生物—鱼类—鸟类—草原”的复合生态共生体系,湟鱼处于这个系统的核心地位,有鱼的地方就有鸟。那么,翱翔在青海湖上空的鸟类,一年平均要吃多少湟鱼?

    鸟类专家介绍,以湟鱼为食的鸟类一年平均要吃3787.2吨湟鱼。青海湖已成为鸟儿的天然粮仓。

    但作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守护者,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乐见其成。因为“鸟类每年要吃掉这么多湟鱼,湟鱼资源并不会变少”。鸟越多,鸟粪滋养的青海湖的藻类、微生物、浮游物也越多。而湟鱼的主要食物就是水中微生物、浮游物等。相反,如果鸟少了,青海湖的湟鱼就无以为食。鱼鸟共生这种奇特的生态循环便由此而来。

    ●鱼鸟大战——大自然最动人场景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何玉邦介绍,这套生态循环的良性运行,让青海湖的生态日趋好转,生物的种群不断扩大,多样性不断丰富。在1995年到1996年之间,根据当时的监测数据,鸟类种群只有164种。

    而今天的青海湖,鸟类的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222种之多。

    随着湟鱼种群的扩大,鸟类的种群也在不断扩大。因而,布哈河上,每年都会上演的“鱼鸟大战”并不是一种“消灭”,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利共生”。

      6月7日,在布哈河岸边,许多鱼鸥正在履行着它们在“共生”中的职责——捕食。鱼鸥的个头比棕头鸥大得多,但是比鸬鹚小,最明显的是它嘴巴尖上有一道黑斑。记者注意到,鱼鸥喜欢在半空中游弋,它一边飞一边歪着头左顾右盼,寻找捕捉的目标。

    水底,湟鱼已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在布哈河大桥下的水湾里,平如镜面的水下,那些长着斑驳花纹的湟鱼,往来穿梭,叹为观止。而巡弋在半空中的鸟儿时不时就会来一次俯冲,向着湟鱼“痛下杀手”。

    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盆地西北部,相传“布哈”在蒙古语中的意思为“野牛”,因昔日沿河区野牛出没而得名。它发源于祁连山脉支脉疏勒南山曼滩日更峰北麓,总长达二三百公里。

    湟鱼沿着布哈河向上,可以从青海湖一直洄游到50公里以外的天峻县。最后在水流平缓的河道里产卵。沿途鸟儿总会不断袭扰,上演青海湖生态链中“动人瞬间”。

      ●生态向好——青海湖迎来“最大时刻

    随着鱼鸟共生不断上演,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达到了十多年来的最好时刻。

    住在湖边的牧民尕藏才让也有着自身的体会:“眼看着湖好像一年更比一年大了。

    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感觉,而是确确实实正在发生的事实——从2004年开始,到目前青海湖正经历着不断“变大”的过程。水域面积正在逐渐增大。何玉邦告诉记者,十余年来,青海湖的水域面积已经增加了200多平方公里。“2004年的面积为4100多平方公里,现在达到了4400多平方公里。

      不只是水域面积,随着生态向好,各种濒危动植物的数量在青海湖畔也得到了激增。据最新监测显示,目前普氏原羚的数量也已经恢复到1095只,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不到300只相比,种群数量大幅增多,此外,种群的栖息地也从最初的7个扩展到如今的11个。

    普氏原羚被称为“比大熊猫还珍稀的野生动物”,上世纪早期曾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青海的部分区域,种群数量巨大。但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氏原羚遭到史无前例的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和萎缩。到20世纪末,普氏原羚仅分布在青海湖的部分地区,且种群之间很难进行基因交流。

    ●环境改善——野生动物最好的家园

    值得高兴的是,青海湖畔的另一种濒危物种——黑颈鹤的种群数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今年2月发布的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监测报告中,对2007年至2015年间,全年同期黑颈鹤的种群数量的分布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9年间,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2015年达到了近年来最高种群数量,达到130只,说明我省采取的针对青海湖周边黑颈鹤的保护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成效。

    通过数据分析,鸟类专家发现黑颈鹤的繁殖对数在近年也呈现增加态势,黑颈鹤繁殖地以泉湾湿地、仙女湾等七处较为固定,这些地点黑颈鹤繁殖的成功率较高,而在2015年又新增了蛋岛一处繁殖地。“青海湖周边越来越多的地点适合鸟类繁殖。

    如今,随着我省不断开展封湖育鱼措施,救助受伤的鸟类和兽类,到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垃圾清理……青海湖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护、救助野生动物的行动中,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这一野生动物的天然家园正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