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落后村的“嬗变”

29.09.2019  12:14

  

  图为盐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等事项。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即日起,全市集中开展乡村治理‘大干100天、村貌换新颜’行动,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大干100天,有没有信心……”这是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盐桥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开会的场景,安排工作的正是该村今年三月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蔡邦成。

  “好!”只听大家异口同声地回应道,立即分工行动。蔡邦成告诉记者,上任不到半年,这样的场景,总是叫他信心倍增。

  “而在此之前,这样的场景想都不敢想,开个会人都不到场,工作更是停滞不前。”蔡邦成告诉记者,原支部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私心严重,支部班子服务群众能力低,因循守旧,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严重影响了“两委”在群众中的威信。

  2018年5月,盐桥村被格尔木市委组织部定性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这和与盐桥路一路之隔的城北村优秀基层党组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蔡邦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何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蔡邦成从加强党支部建设入手,和村“三委”一起逐户走访村民,倾听和收集意见和呼声,及时召开村支部大会和群众代表会,详细了解全村各方面的信息和基本情况,理清工作思路,身体力行,落实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双指数考评管理工作,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微权力”治理,重点整治村“两委”战斗力弱、党员组织不力、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建立完善“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严肃落实党组织生活,加强村党员干部管理,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逐项完善村级组织资料,不断增强全村党员的党性观念、先进意识,激活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村“两委”办公有了新气象,党员活动有了主阵地,每月一次的村党支部委员会等组织生活都能正常开展,同时,村党支部还创新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党员议事会,激发了党员参与村级党务事务商议的积极性。“现在办公条件好了,学习政策和法律、上党课、学习种植技术、主题教育等方便多了,作为党员也有干劲了,大家的精气神提上来,模范带头作用也发挥出来了!”村委会主任田明春看着村里的这些看得见的新变化由衷地说道。

  “村级组织巩固了,党员群众对班子的信任度也增强了,现在大家的干劲十足,一个电话,不管是党员还是群众随叫随到,对安排的工作立说立行,对班子的信任度越来越高。”面对党员群众的信任,蔡邦成带领着村“两委”成员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机遇,积极谋划和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乡村公路建设、农业水利设施、乡村美化亮化、环保保洁等项目,全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书记为我们带了个好头,让我们村有了自己的产业,我们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了!”村民李文莲激动地说道,“在家门口上班比在外打工方便多了,一天正常上下班,既能照顾到老人和孩子,还能顾上家里的‘一亩三分田’”。

  盐桥村地少人多,村民大部分都是在市区打工。由于离市区较远,像李文莲一样的家庭妇女大都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为了让更多的妇女走出家门,能有一份收入,蔡邦成上任后,凭借自己多年经商头脑,着手为村里开办起了扶贫车间(吨包加工)培训基地,让盐桥村有了自己的企业,还拉来了订单,既解决了村民们就业问题,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走进郭勒木德镇盐桥村吨包培训室,数十位妇女正在这里忙着学习缝制吨包。“村民们在这里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即可上岗,培训期间每月发放1500元的生活费,上岗后每月工资可达3000元以上。”蔡邦成自豪地说,“这样一个人年收入可达到三万多元,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今年预计能够突破一百万了!”

  “以前总是看着村里发展不起来干着急,现在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凭借自己的实力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点实事,为村里的发展作点贡献。”自成为了村党支部书记后,蔡邦成就开始养成写日志的习惯。短短半年的时间,蔡邦成已经记录了三本日志,这三本日志也记录了村里的点点滴滴,包括村里的每一处变化和他为村里解决的每一件事。

  在蔡邦成的带领下,如今的盐桥村村容整洁、村民团结和睦、村委积极作为、村集体经济正在一天天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