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进行时:一场从耕作方式引发的深刻变革

12.07.2014  18:27

   ———民和转变发展方式纪实

  前些日子,全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公布的上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显示,在四组四个绩效考核优秀县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第一组优秀县,这是民和连续第三年获得此项殊荣。2013年度的此项考核涉及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等领域的35项内容,绝大部分项目的考核成绩,民和名列前茅。

  如何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确立具有青海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近些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可以说,民和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人刮目。

  从根本上讲,这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因为,它要解决的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或者说如何发展的问题。它的最终目标是走出一条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要改变的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发展方式。

   一种耕作方式引发了一场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和,引发这场深刻变革的地方并不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而是在一向被认为是最贫瘠的干旱山区的土地上。“贫穷”、“落后”、“偏僻”等字眼一直是这些地方的代名词。它的指向不仅是这些地方本身,也包括了生活在那里的人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

  民和地处青海东部边缘,背靠青海南山东端,面朝“苦甲天下”的陇中山区,山大沟深,在行政区划以外的地理意义上,它其实就是陇中山区的边缘地带。从整体上讲,民和一直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因而被列入首批国定贫困县。虽然位列省内农业大县,有64万亩耕地,但是,多为山旱地,水浇地面积不足15万亩。干旱山区无疑是民和的主体,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它作为一个农业县份的根本局限,也是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难以逾越的一大障碍。所有的民和人都清楚,如果没有干旱山区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不会有整个民和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要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民和的梦想,最大的制约和难点在干旱山区,最终的出路和希望也在干旱山区。其实,民和一直在探寻这样的出路和希望,什么样的办法都尝试过了,但是,收效甚微。要找到这个出路和希望太难了!

  时间到了2007年,民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突发奇想,改变以往但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就往东南沿海跑的做法,这一次,他们就到临近的陇中山区看看。听说陇中山区一些原来比民和还要贫穷的地方这些年也在快速发展,譬如庆阳。心想,说不定“师父”就在家门口上呢。在考虑由哪些人组成考察学习的队伍时,县上也一改以往的做法,轻车简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成员只有农业部门领导和个别农业技术人员。一行人首站直奔甘肃庆阳。在庆阳的几天里,他们真是大开眼界。这一年,恰好有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新技术在庆阳开始推广,这项新技术有一个拗口的名字,叫“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秋季垄沟覆膜集雨,秋雨春用,达到保水、保肥、保温的目的,不仅彻底解决了干旱的问题,还有增加肥料养分效果的作用。因为要先覆膜后播种,所以只能种土豆和玉米等适于点种的农作物,从增产增收的角度讲,最理想的播种作物是玉米。他们想,要是在民和50万亩的山旱地里都能种出玉米,而且旱涝保收,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啊!这不就是他们一直在苦苦探寻的那个出路和希望吗?

  一种全新的耕作方式就这样在几个民和人的心里“嫁接”完成。回来之后,他们就开始着手把这样一次“嫁接”过程移植到民和的土地上。在完成“移植”的过程中,他们才发现,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那些贫瘠的土地,而是来自人们健康的大脑。那一年,只要县委、县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领导下乡,都会带着农业技术员,车上甚至还随时备着铁锹等简单的农具。每到一个干旱山头上,他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村上的一些老农,跟他们一起商量如何实施这样一项新技术,以改变他们祖祖辈辈都不曾改变过的耕作方式,进而彻底改变干旱山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现状。可是,他们走遍了全县所有的干旱山头,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这样一项新技术。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那些干旱山头上,他们祖祖辈辈只种过土豆、青稞、麦子、胡麻和油菜,就这些农作物也因为干旱几乎年年欠收,遇到大旱之年,颗粒无收也是常有的事。而玉米却需要更多的雨水和养分才能生长,他们从未听说过那些干山头上能种出玉米来!

  这一年的秋天,民和原打算要在上万亩的干旱山地里进行“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的实验性推广,试种玉米,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县财政准备拿出一笔不小的资金进行补贴,县政府还承诺如果收成不好,以好于正常年景的产量予以赔产。可是,即便这样,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冒这种看来根本不必要的风险。最后,实际播种的面积还不足4000亩,其中大部分种的是土豆,而非玉米。全县最大的一片玉米田出现在民和最干旱的转导乡一个叫前坪的山村里,共有900亩。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2008年秋天的来临。收获的季节将会揭开所有的谜底。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等待的过程就像煎熬。而在另一些人的心里,这种等待的过程却正在慢慢地长成了一种希望,前坪村所有种了玉米的人就是最早看到这种希望的人。随着夏天来临,随着秋天临近,他们即使不到玉米地里,仿佛也能听到那些高大的玉米拔节成长的声音。当看到金黄色的玉米穗儿迎风摇曳,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透过一层层叶片探出头来的时候,那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自家地里勇敢地种上了玉米的人都有一种沉醉的感觉。那是丰收的喜悦,那是一种惊喜。在这片世代耕耘的贫瘠土地上,他们还从未享受过这样的惊喜。

  而秋收结束以后,他们的惊喜甚至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希望。平均亩产竟然超过了700公斤,亩均增产超过千斤,无论是产量还是收入,都是以往正常年景的6倍以上。也就是说,即便年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年景,这一年的收成顶得上以往整整六年的辛劳。前坪人开天辟地在干旱山头上种出神奇玉米的消息不胫而走,被秋天的风吹到了民和所有的山梁上。听到消息的人都把它当成了一个神话。

  接下来的故事就好讲多了。2009年,民和此项技术的推广面积很容易就扩大到了7.6万亩;2010年的推广面积突破了20万亩;2011年,一下就增加到32万亩;2012年达到35万亩;2013年达到37万亩;2014年达到40万亩……这是民和山旱地总面积80%。

  仅全膜玉米种植一项,民和的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24万吨,比以前全县的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还多,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

  一次变革引发的连锁反应和裂变效应

  如果说,这是由一种耕作方式引发的一场变革的话,那么,由这场变革引发的连锁反应和裂变效应则正在深刻改变着民和的模样。它已经从单一的玉米种植业波及到整个农业产业,而且对整个民和大农业的发展格局已经产生深远影响,一种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脉络已经非常清晰, “绿色、生态、有机、循环、高效”的特色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第一个受到积极影响的产业是畜牧业。大片规模种植的玉米产生了大量秸秆,最高亩产秸秆超过8吨,那都是上好的饲草料。2013年全县的玉米秸秆总产量超过200万吨,可发展总量超过600万只羊单位的家庭养殖业,这相当于是半个青海省的牲畜存栏数。它不仅带动了千家万户的家庭养殖业,一大批规模养殖户和家庭牧场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此,民和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打造农区畜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而经过几年突飞猛进地发展,到2013年底,民和全县牲畜饲养量也刚刚达到124万只羊单位的规模;饲草料加工业所形成的生产规模也不过10万吨的样子,只占可加工资源量的5%;全县畜牧业收入达到5亿元,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1250元。潜在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干旱山头上实施的一项新的耕作方式,竟然能带来如此大的效应,这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既然最贫瘠干旱的土地都能因耕作方式的一次变革而激发巨大潜力,那么,那些虽然有限但却有着良好水土和光热气候条件的川水土地更应该有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去变革,去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和传统思想观念。以往我们只注重传统的种植业,但凡良田,都要种粮食,可土地面积十分有限,不管怎么种,也只能种出个口粮而已。用传统耕作方式,要想在土地上“种”出个小康梦来,绝非易事。那么,可否就像山旱地里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一样,在所有川水地和沟岔水浇地里也来一次大的变革,对传统经营模式进行一次结构性调整甚至颠覆性地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随后,开始实施的一系列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抉择是正确的,它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全省发展战略的升级版构想。

  民和把川水地和沟岔水浇地的突破口放在了瓜果产业上,他们提出要为青海建设一个“果盘子”——全省最大的果品基地,到“十二五”末要建成1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民和素有“青海瓜果之乡”的美誉,可是,多少年来,这一最有优势的产业因为重视支持乏力,早已经沦为徒有虚名的窘境。如何让这个最具优势潜力的产业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并借现代经营理念显示它的品牌优势,进而造福乡里,是其出路和希望所在。几年下来,民和已经在13个乡镇川水沟岔的8万亩土地上种上了核桃、葡萄、大果樱桃、鲜桃等果树,仅2013年之后新增果树近300万株。沿黄河核桃、葡萄、大果樱桃、鲜桃等产业带和沿湟水鲜桃、大果樱桃产业带已经初具轮廓,大部分果树开始挂果,部分已进入盛果期,经济和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如果都到了盛果期,10万亩果品基地亩均收入至少都在万元以上。

  这是一次变革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和裂变效应。这种连锁反应所产生的效应还波及到了更广泛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正在确立。受此影响,2010年,民和彻底关停了那条曾经名震青海的“硅铁走廊”,使全县工业产值第一次归零,曾经高唱“无工不富”的民和重新把整个工业变成了一张白纸。但是,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不可能没有工业的支撑,归零之后的民和工业何去何从,更是一个值得深入考量的问题。自觉融入全省工业的发展战略似乎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民和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前几天,我曾到这个工业园采访。我看到,整个工业园里所摆布的企业大多也是高耗能冶炼企业,甚至还有多家硅铁企业。难道,我们关掉了一个“硅铁走廊”之后要再建一个“硅铁工业园”不成?带着疑问仔细走访时,我发现,这些硅铁企业确实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产能上去了,能耗下来了,污染少了,用矿热炉排放的余热还开始发电了。烟筒上还装了负压除尘设备。据多家企业负责人介绍,现在他们的很多生产工艺和减排技术在整个西北都是最好的,有一家硅铁企业正在安装调试的一台矿热炉还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零,2013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26亿元。毋庸置疑,这就是发展和进步。(当然,多年以后,民和也许会再次关停这些企业,因为,工业化的最终理想肯定不是将一个“走廊”变成一个“园区”。这是后话了。)值得庆幸的是,民和的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现代工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因为地处兰州和西宁两大省会城市中间地带的区位优势;因为,新修筑的兰新铁路要穿境而过;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开始实施……民和再次成为诸多重大机遇交汇的一个咽喉地带,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民和提出要打造青海东部最大的物流园,使民和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一个旱码头和口岸。初步的规划已经完成,盐化工原料和焦炭、商贸交易、农畜产品、建材商品以及农机汽车等几大物流园的建设已经开始招商。物流经济可以说是正在兴起,有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运营,已形成500万吨的年吞吐量。据介绍,物流经济将会成为民和最主要的经济支撑。

  当然,只有这些还不足以涵盖转变发展方式的所有层面。近些年,民和在改善民生、生态保护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譬如,他们新建设了一批标准化的新学校,不少学校在省内堪称一流。交通、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力度空前。譬如,已经开工建设的川大(川口至大河家)一级公路就是民和历史上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的扬黄提灌工程建成后,将会彻底解决民和中部山区的缺水问题……

  将一种耕作方式的变革演变成一场改变一个地方面貌的发展方式,具有广泛的启示意义,至少在青海是这样。 (作者:古岳)

   【短评】

   农牧业科学发展的典范佳作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的成功推广,就像一把沉甸甸的金钥匙,打开了民和的又一扇财富之门、智慧之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和变革,带动了整个农业、畜牧业、物流业等产业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要想把高原现代农牧业发展好,离不开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善于改革创新的智慧,更离不开人才、技术、设备、服务等多方面支撑。我们应多一些“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换换脑筋,提升经营主体的素质,提高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能力;我们应优化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农牧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推动农牧业科技创新,为发展现代农牧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带动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

  当前,时代的车轮已驶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道,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翘首观望、止步不前,就会错失机遇,深谋远虑、改革创新,才能顺势发展。我们应切实增强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认认真真把发展思路理一理,实实在在把发展规划定一定,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科学发展、为民谋利。(李彩芸)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