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31.03.2023  09:08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我的故乡金银滩,多么宽广的地方,遍地是牛羊……”伴随着深沉悠远的歌声,《青春铸剑221》开演。这部红色革命歌剧是如何排演的,各位演员有什么样的感触?

  近期,西宁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的师生们来到青海省演艺集团,与参演者一同感受先辈们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排除万难,为中国成功自主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历程,同时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参加这次《青春铸剑221》研学活动的学生有30名,湟源县寺寨乡中心学校和湟源县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的同学们也一起去剧组探班。

  “这些美妙的音乐就是在这里录制的,舞台上的道具也都在这里。”同学们首先来到录音棚和舞美道具室,赵继军老师介绍声乐录制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舞美中心措吉老师介绍了不同民族的服饰。

  “原来一场音乐剧背后有这么多的工作。”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之后,大家走进演艺集团乐团排练厅,乐团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二胡、马头琴等,让学生们了解民族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技巧,感受艺术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重磅环节马上就要到了,本次研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是进入民族歌剧《青春铸剑221》排练现场。“全剧主题背景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有数万名高知青年,奔赴青海金银滩草原,在221基地隐姓埋名数十年,奉献青春、挥洒热血,在十分艰苦的硬件基础及高原复杂的气候环境下,开疆拓土、排除万难,为中国成功自主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奋斗了一生。”带队老师边走边介绍着歌剧中的故事。

  “老师,我去过221厂,我知道在那里发生的感人故事。科学家们用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和平,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探寻这一段历史的积极性高涨。

  同学们安静有序地进入排练厅,在一旁观看排练过程,了解演员如何彩排和表演,如何塑造角色和传递情感。

  “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看到演员们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细节,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歌唱,为的就是要让这一段历史更深刻更生动地呈现给观众,为故事中的人物点赞,为参演者的付出点赞。”西宁市第十二中学学生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部剧从开始构思到排练上演付出多少努力吗?”西宁市第十二中学团委书记张乃旭开始讲述,为了更好地诠释和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人民史诗,2021年12月至今,作曲家唐建平、导演邢时苗等主创人员一行四次赴原子城纪念馆、221厂、221小区进行采访采风,先后参观了爆轰试验场、二分厂和原子城纪念馆等地,还深入221小区入户采访,深入了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221基地不为人知的幕后英雄们的感人事迹。

  “2022年8月,剧本初稿完成,经过有关专家多次审稿后,进行了剧本修改,正式确定剧目名称为歌剧《青春铸剑221》。2022年6月15日至21日,歌剧进行创排。历经10个多月的创作,最终完成全剧排练,并于2022年9月15日完成首次联排审查。2023年3月进入全剧合成排练。”为了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张乃旭做足了功课,和同学们一同分享。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排练,思考着歌剧背后的事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青海221基地背后的故事和青海的文化底蕴,感受先辈们的奉献精神以及时代风貌,传承无怨无悔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精神,加深对‘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青春铸剑、报效祖国事迹的理解,加强对伟大民族精神的再认识、再理解和再弘扬。”张乃旭说。

  “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歌剧是高度专业性的舞台艺术,歌剧演员都是经过多年专业训练才能完美呈现戏剧人物,我也想成为一名歌剧演员。”一名女同学说。

  很快排练结束了,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接近尾声。同学们意犹未尽,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青春誓言:“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科技报国;‘两弹一星’精神让我感动,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