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省工业经济亮点纷呈
青海新闻网讯 一次出清18户僵尸企业,省属出资企业效益同比扭亏为盈;电解槽开槽率74.4%,铁合金开炉率54%,在全国领先、西北地区排名第一;完善和落实“马上就办”工作机制,多数企业较去年提前半月复工……近日,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系统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工业经济亮点纷呈。
一季度,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4.6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在全国排位从去年的第16位、1月至2月的第15位持续递进至全国第14位,位列西北地区第二。其中3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为15个月来最高当月增速。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优发展态势。
据悉,一季度,我省深入推进电力直接交易试点,仅一季度为电解铝企业降低成本6.25亿元。启动负荷、运力调度,全省用电量、货运量降幅持续收窄。电解槽开槽率74.4%,铁合金开炉率54%,在全国领先、西北地区排名第一。继续落实“一揽子”价格政策、深化银企对接,企业降本增效取得显著成绩。完善和落实“马上就办”工作机制,通过“暖商行动”“千人入千企”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使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一季度共为436户企业解决各类影响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问题1200多个,办结率达92%;全省5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501户,开复工率87.1%,多数企业较去年提前半月复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省启动实施具有青海特色的“15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程,以“四个一批”为原则初步确定了分类处置的31户僵尸企业,一次出清首批18户僵尸企业,妥善安置4700多名职工,压缩钢铁产能50万吨。同时,组成五个工作组,深入省属出资企业开展联点帮扶和脱困增效工程。截至3月底,省属出资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9.5%;1月至3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1.48亿元,同比增长40.6%;实现利润1.65亿元,同比增加2.57亿元,实现了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双提升”,效益同比扭亏为盈,为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实现控亏减亏奠定坚实基础。
据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对各个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新的方向、新的要求,也创造了新的机遇。下一步,省经信委将围绕“去产能、降成本、上技改、补链条、强管理、促创新”十八字方针,结合青海工业发展实际,在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简政放权与减轻税负、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重组、推进国企改革、优化要素配置、促进自由竞争等方面,全面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出一条推进青海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之路。
相关新闻
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
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一季度,全省投资顶住压力持续平稳上升,增速达到12.8%,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开门红”。
截至3月底,全省170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1.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已开复工项目122项,开复工率达到72%。蓄积峡水利枢纽、格库铁路、新青川大通道、祁连机场、金属镁一体化等项目按期复工,西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共和光伏产业园、桥电“上大压小”等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在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下,一季度,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99.9亿元,同比增长12.8%,顶住压力实现了持续平稳上升。
年初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省发改委把促投资稳增长作为关键,创新调控、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狠抓落实。牵头召开了两次投资和重点项目工作专题调度会,重点围绕“三促一抓一推动”早安排早部署;印发了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责任目标、一季度开复工重点项目责任分工、前期工作责任安排意见、PPP项目推进工作责任,明确了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层层抓落实。同时,对西宁、海东、海南、海北、黄南等重点地区进行了现场督导。通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组合拳”,确保了全省投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