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倾听更多“青海声音”——“汉学与当代中国”专家团来我省访问活动综述

07.08.2017  17:57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引起沿线国家的广泛共鸣,不仅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世界汉学研究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为中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合作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7月24日、25日,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这一旨在为国内外学界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思想对话的专业平台今年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有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6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以及国内的20位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的主题,从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中国方案和全球治理、共同的发展和共同的价值观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随后,中外学者专门赴我省进行“一带一路”相关调研考察,深度体验青海西宁这座丝绸南路要道的城市魅力及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青海在中国与中亚经济板块中处于中心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联接着中国与漠北、新疆、印度等地,是古代中西交流大通道上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青海多民族聚居、文化多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回族和撒拉族一直和中亚、西亚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与众多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相通、习俗相近;

青海历史上还是“唐蕃古道”途经之地,是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双向交流和传播的桥梁;

此外,青海还是中国战略资源的接续地,是亚洲最大的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渊源、资源优势和生态功能,使得青海在我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开放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7月26日至28日,参加“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的中外学者一行30多人来我省访问考察。青海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青海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青海西宁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等,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

盛夏的西宁,草木葱茏,清风送爽。一踏上这片土地,中外专家学者纷纷感叹,感受到有别于内地酷暑的不同“画风”。

在与中外专家学者们的会见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用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事例介绍了青海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用现实对比的数据说明了当代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多方面的新变化新进展。张西明的生动诠释引起了各国汉学家浓厚兴趣,渴望能够更加深入认识并了解青海和中国广阔的西部。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天的考察中,中外专家学者们到访了塔尔寺、青海湖,循化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等地。

从作为东方艺术奇观而蜚声海内外的“塔尔寺三绝”,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里保存古老、写在羊皮上的古兰经……流传于世的众多景观和文物,无声地讲述了青海高原文化与“一带一路”文化的大融合。大美青海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汉学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带一路’建设对青海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青海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进行保护与弘扬?”“青海对申遗成功的可可西里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青海湖的生态近些年有什么变化……”

在青海湖畔举行的“大美青海·多元文化”论坛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省政府参事赵宗福教授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分别作了《“大美”视野中的青海多元文化》《青海省生态省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发言。中外专家学者们围绕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享和交流了各自的体会和经验,为青海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火花,生动诠释了互学互鉴、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精神。

“一次青海行,终生青海情。”

临行前,中外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这应当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到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再到澜沧江湄公河六国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作为在“一带一路”中有着重要地理和区位优势的省份,正在加紧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多元包容的文化胸怀和日益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与“一带一路”中国其他省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深度融合,使青海从祖国的内陆变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

中外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他们的书面演讲稿将汇编成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文集并出版,今后愿意继续发挥友谊桥梁和文化使者的积极作用,在青海多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融合共生的神韵和魅力,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多做贡献,助力青海与沿线其他省份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带一路”建设正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也为青海文化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今后“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将会倾听到更多的“青海声音”!(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