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带来小村蝶变

08.03.2019  09:13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一辆辆崭新的小轿车驶进了村庄,一批批群众进城住上了楼房,一批批劳动力开始外出从事自主经营性拉面小产业,门源回族自治县阴田乡措龙滩村百姓生活持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正是从“一碗面”开始的……

  六十多岁的村民马祥也像年轻小伙一样,骑着摩托车在村里兜风。买廷汉、马成祥等村民组团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据说他们要去台湾、澳门等地方游玩休闲。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踏上旅途。正是外出务工和从事拉面经营腰包鼓了起来,老人们手中的闲钱也多了,越来越多的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受到推崇。

  近年来,措龙滩村第一批外出从事拉面经营的群众已经初具规模,大量的劳动力通过乡党委政府的技能培训,到本村本乡群众的拉面馆打工取经。群众致富竞争的意识也很强,兄弟、亲戚、邻居间也“暗地里较上了劲”,目前,措龙滩村村民张占雄一户就经营着3家拉面馆。正是近年来乡风文明宣传教育,引领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不断有人走出去带来新的信息,口口相传外面的世界和他们的致富经,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意愿越来越强,一批批走出去的“拉面人”成为群众竞相追赶的目标。

  据初步统计,措龙滩村经营拉面最具规模的村民年纯收入能达到40万元以上,而高级小轿车数量也逐年参加,不少村民也圆了自己的“豪车梦”。新年的返乡潮中,一辆价值不菲的新能源汽车成了村里的“宠儿”。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西宁、县城购买商品房,尽情享受着楼房的温暖。据了解,仅措龙滩村在门源县城购房的群众多达30余户。正是这种“拉面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展从事技能型劳务输出和自主性经营,一批一批走出去的人相继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一碗面”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经济收入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群众不甘落后的思想变化,重视技术、重视教育、崇尚文明的观念变化……近年来,阴田乡党委政府也积极应对群众需求,相继衔接相关部门开办了一系列创业+拉面等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方面培训,相关部门也给从事经营的群众给予了相应的资金奖励和政策扶持,使广大群众信心倍增,也为更多的群众授以致富“金钥匙”。据统计,2018年年底全乡各村群众在全国43个城市经营拉面馆共有263家,年共计收入3658.8万元,实现劳务输出915人,占全乡劳务输出的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