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在基层一线 拼在田间地头 ——西宁市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进行时

12.02.2016  09:37

十三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被称为“最艰巨的任务”。作为省会城市,西宁市提出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十三五”开局之年,西宁市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从省、市、区县抽调1020名干部及时进村入户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紧盯“精准”二字,拼在基层一线,拼在田间地头,拼出群众满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所驻村“乱、差、穷”的面貌,赢得了群众点赞。

   把准“穷脉”,脱贫计划定出来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精准对象、精准施策,才能确保“真扶贫、扶真贫”。为此,每一个工作队、每一位“第一书记”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第一书记”周丹文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工作方法,总结出了“学习动员、吃透政策,对照标准、圈定范围,走村串户、登门调查,会议审议、初步确认,再次走访、拾遗补漏,张榜公示、倾听民意,会议研究、最终确定,登记造册、及时上报”的“八步骤”,及时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和精准识别阶段性工作。

  湟源县和平乡曲布滩村“第一书记”李海青带领村“两委”班子根据整村扶贫搬迁项目要求,坚持“村户联动,合作社引领、项目带动、因户施策”的原则,最终确定了“产业扶持、低保兜底、教育培训、转移就业、资产收益”一体的脱贫模式。

   打好“墙基”,基础工作强起来

  “改变作风,以诚相待,为群众办实事,才能赢得信任和支持”。这是扶贫工作队帮助农村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路径。

  城北区二十里铺镇孙家寨村是一个后进村,村内水渠年久失修,村容村貌不整、渠内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第一书记”李有新以村级农田水利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积极争取资金18万元,维修1800米主灌渠,新修建两座环保水厕,配置果皮箱和环保垃圾车,彻底改变了该村浇灌时渠水四溢的现象。

  “关系亲不亲,要看用心真不真。谁把群众当亲人,谁就会赢得民众心。”对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扶贫工作队认真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争取项目、资金、技术,帮助解决问题。湟源县东峡乡兰占巴村扶贫工作队在“第一书记”蔡登科的带领下,为兰占巴村争取三套价值10万元的健身器材,满足村民健身需要;积极筹措1万元资金修建村大门,建成功能齐备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完成3公里村道硬化,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扶贫工作队始终将建强村“两委”班子作为帮扶的关键,紧抓基层组织建设。城中区总寨镇下野牛沟村“第一书记”李增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功能,狠抓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财务和村务公开等制度,村级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突出“造血”,产业经济带起来

  西宁市2万多贫困户中,需要产业扶贫的有1.2万户,占贫困户半数以上,因此,产业扶贫是西宁三年脱贫攻坚的重点。通过产业技能培训,使贫困户具备自主脱贫“造血”能力,最终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湟中县上五庄镇包勒村“第一书记”戴航制定了“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培训什么”的扶贫培训计划,举办农家乐、中藏药科学种植、规模管理、病虫害防治、经济效益等培训得到好评。通过技能培训,贫困户赵国诚转变思想观念,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筹集资金发展起了绵羊养殖,两个月获利8000余元。

  在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的基础上,扶贫干部深知扶贫工作要有实打实的成效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信任。大家充分发挥视野宽、信息灵、门路多的优势,加大与帮扶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想方设法寻求资源支持,积极为扶贫村提供市场信息、科技服务、销售渠道,不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

  湟中县拦隆口镇下红村扶贫“第一书记”张宇根据下红村村民普遍有过牲畜养殖经验的实际,以种植业带动养殖业,以养殖业促进种植业的思路,成立了霞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藏香猪、青脚麻鸡特色养殖和有机芦笋种植,主动投资1万元,亲自带领工作队成员带头试养试种,带动当地特色和养殖产业发展,使当地村民走上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我们看到,西宁市广大职工干部以敢拼、敢干、善拼、善干的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群众路线,在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的第一线默默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