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第一书记哈金胜的扶贫“四步曲”

09.05.2016  06:37
来源:西海都市报

   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就如同扶贫,想彻底脱贫不如教会他人致富的技能。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然而,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什吉列村第一书记哈金胜的努力下,书本上的理论成为了全村人脱贫的现实。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村里筛选出的36户贫困户中已有32户依靠学习技能迈出了脱贫的步伐。

  扶贫第一步:摸清家底精准扶贫

  2015年10月,哈金胜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什吉列村。他的任务是帮助这里的村民早日摆脱贫困。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身份和新的任务,哈金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一上任就立即对接村两委班子,把摸家底当成脱贫的首要任务。“全村共有127户724名村民,343亩耕地……”说起村里的情况,如今的哈金胜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什吉列村的村民,他对全村情况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本地人。其实,这些准确的数据以及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是他40多天挨家挨户走访换来的成果。

  经过入户走访,详细调查了解情况,最终什吉列村36户173名村民被列为扶贫对象,在全村公示后没有引起任何异议。哈金胜在什吉列村的扶贫行动就此启动。

  扶贫第二步:党建与项目齐头并进

  想要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思想和行动要齐头并进。在哈金胜的扶贫策略中,抓党建成为了首要任务。全村共有15名党员,在这支党员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党员37岁,年龄最大的党员已经74岁,绝大多数党员的年龄在50岁之上。除了党员队伍老龄化之外,村里近几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这就导致了党员队伍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不能更好地发挥带头致富的作用。对于这种情况,哈金胜一行的扶贫队决定在本村发展几名能起到致富带头作用的新党员,让村里的致富氛围活起来。如今,已经有两名优秀的年轻人被列入考察范围。

  让党员带头致富的思想先行后,扶贫最重要的项目也要跟上。在哈金胜的操持下,村里成立了一个“梦想专业养殖合作社”,在整合资源后吸引村民参与。合作社成立后,已有8户贫困户参与其中,通过合作养殖的方式脱贫。

  除了成立养殖合作社外,哈金胜还充分利用化隆独有的经济资源——拉面经济,让更多的村民走上一条致富路。“县里有好的政策专门支持拉面经济,这是个优质资源,也是条致富通道。”哈金胜说。正如他所说,化隆正在推行一项名为带薪在岗实训加创业的扶持政策,专门针对全县想从事拉面生意的人。县政府整合全县现有拉面经济资源,将愿意学习技术的人送到各地的化隆拉面馆中,培养过程包括从跑堂到面匠甚至到老板。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政府出资鼓励贫困户走出去,奖励帮助贫困户的面馆老板和传授技能的面匠师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如今,什吉列村已经有24户贫困户参与脱贫。

  在最初确定的36户贫困户中,仅剩下4户因特殊原因不能劳动的村民,这些村民将得到政府进一步的照料与帮扶。

  扶贫第三步:开动脑筋培育特色产业

  对于精准扶贫来说,光有传统扶贫项目和政策支持还不够,脱贫最主要的还是要开动脑筋,培育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在什吉列村的这段时间,哈金胜无时无刻不想着给村里寻找一项特色产业,并让其长久发展下去,带动全村人致富。

  2016年4月13日,什吉列村村支书韩得荣的地里,一片欢声笑语,田间地头聚集了不少种植蕨麻的村民,只见扶贫工作队人员与聘请的专业人员一起指导村民人工种植蕨麻。这就是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后为村里量身打造的一个特色项目——蕨麻种植。这次特色种植试验田10亩,通过试种,要为农民增收致富做好科学试验,当好参谋助手。这一项目的实施,标志着这个村特色种植拉开帷幕,人工种植蕨麻在化隆尚属首例。

  对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哈金胜说,近年来,蕨麻的市场需求量激增,价格攀升,野生蕨麻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植已在省内见成效,亩产收入1万元至1.5万元。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门源北山乡人工培育成功的优质高效蕨麻品种正在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村劳务经济,而且铺就了群众致富的路子。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工作队多次赴实地考察并专程到省科协、青海民大等单位咨询专家教授。通过调研论证,什吉列村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等条件均适宜蕨麻人工种植,工作队下定决心与村两委主要人员商议后,决定在村里试种,试种成功后,大面积推广。“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们得到了派出单位结对认亲的4个党支部的支持,先后筹资1.8万元,以资助36户贫困户每户500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待项目实施成功后,所得收入将量化折股分红给贫困户。”

  扶贫第四步:教育扶贫先富脑袋

  在半年多的扶贫历程中,哈金胜感触最深的就是富口袋先要富脑袋,想要真正脱贫观念就要由“要我富变为我要富”。因此,扶贫工作队在巴燕镇什吉列村的扶贫工作中提出了“精准扶贫,教育先行”的口号和目标。他们把其中一个工作重点放在了村里的小学。

  年初,他们专门为村小的孩子们添置了校服和一些体育用品,近日,又得到澳门爱心育苗协进会的支持,为学校添置了计算机等电教设备和一批课外图书。

  代表澳门爱心育苗协进会前来参加什吉列村小学捐赠仪式的邵朝晖副会长看到村小的实际情况后说:“国家的强大首先体现在教育事业的强大,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面貌的根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希望通过这次捐赠,能够让社会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在得到帮助后,孩子们畅谈着自己将要拥有的美好未来。

  如今,哈金胜的扶贫工作还在继续,什吉列村的精神面貌也在发生着转变。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脱贫的路上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参观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村民的生活。看到这样的变化,哈金胜欣喜万分,“当村官,做第一书记,实打实为村民做点事情将会成为我此生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