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丁香】她在“小田地”干出了“大名堂”
郭青云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樊永涛 摄影报道)在青海有这样一位自然科学农学学科的带头人,她扎根高原,行走在田间地头。多年来她和她的科研团队开展“北方农田恶性杂草区域性防控技术体系”、“农林重要杂草鼠害监控技术研发”、“油菜田草害综合治理技术”等课题研究,成功研制出油田清,油草枯等一次性除草剂,攻破了我国春油菜区草害重、除草难的技术难题……她就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郭青云。
故事还要从32年前说起,1986年,郭青云完成了四年西北农业大学学习生涯,满怀理想与抱负,放弃留校任教的优越条件,毅然选择了贫穷、落后的青海,在青海省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小田地”,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于工作性质,郭青云经常深入基层作调查研究。从祁连山河谷到柴达木盆地;从青海湖畔到黄河、湟水两岸,到处都留下了郭青云跋涉的足迹。
刚刚参加工作时的郭青云,正好赶上“七五”攻关课题用人之时,年轻的她毅然选择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生活贫苦的湟中县大源乡朱家庄村蹲点,一住就是五年,住在农牧民家中,吃在田间地头,不怕苦、不怕累,和农牧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和灾难所带来的痛苦。
据郭青云回忆,她常常孤身一人背着喷雾器械和药品,从县城步行3个小时,才能到达试验基地朱家庄村,顾不上休息,投入到田间工作。当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简陋住处时,常常已是半夜。田间试验、实践磨炼了郭青云吃苦耐劳的意志,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出色地完成今后各项科研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郭青云和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青海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把草来一把汗,地大草密不见边,祖祖辈辈锄不完”的农田草荒得到了有效遏制。
由于“七五”工作的出色完成,1990年科技部委托青海省农科院承担主持“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五大作物农田杂草群落演替与一次性除草技术研究”。作为主力队员的一名女将,郭青云又承担了试验任务,义无返顾下乡蹲点。项目中一次性除草技术研究需要做大量的化学农药复配试验,要接触大量的化学农药,郭青云的许多同伴由于怀孕生孩子,都先后离开了杂草研究室,只有郭青云,面对接触有毒化学农药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在试验室一呆就是几个小时。
在烈日下,田间试验一做就是一天,顾不上吃饭与休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研究验证试验配方,制定试验方案,筛选试验数据,终于圆满完成了项目各项技术指标,成功参与开发一次性化学除草技术。该项目1996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1997年荣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期间完成的“野燕麦、遏蓝菜复合群体对小麦产量损失研究”论文成果,1998年获省政府三等奖。研究开发的麦田一次性除草剂“麦草光”、“麦草枯”等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深受农民欢迎。
2010年9月她带领科研团队详细研究当前国内外杂草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创造性的提出“我国新型农作制下杂草监测与区域治理”设想,提交了一份近5万字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影像资料。经过层层选拔,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参加申报的“新型农作制下杂草监测与区域治理”顺利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库,并于2011年12月启动,继“八五”以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再次获得主持国家杂草学科科研项目,郭青云为杂草专题主持人。
昼夜奋战半个月,眼睛熬红了、脸黑了,郭青云人也消瘦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认真书写材料并仔细修改,同事们心疼她,多次劝郭青云回家休息,但她仍坚持劳累到项目申报书报呈上级部门的最后一刻。经过郭青云的不懈努力,项目获得近500万元的经费资助。
郭青云和她团队
与郭青云交谈,便会发现她为人谦和、不卑不亢、无畏困难。郭青云告诉记者,2007年,科研条件较好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都想引进她作为杂草学科带头人,但她怀着对青海这片土地的无限深情和执着,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记得当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陈剑平院长(工程院院士)对我说,不是青海人的我,为什么如此热爱青海,我当时只是微微一笑,再好的工作环境也动摇不了我留在青海奉献的决心。”郭青云笑着告诉记者。
郭青云带领团队时常奔波在田间地头,也时常活跃在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会场,并积极投身到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科技培训、宣传、帮扶工作当中。郭青云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作风优良,甘为人梯的良好秉性,赢得了全国同行专家的尊重和好评。2006年荣获“青海省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年荣获“农业部田间药效试验先进个人”。
“在青海三十年了,有太多无法割舍的感情!”这是采访中郭青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路还很漫长,充满着艰辛,相信在郭青云的带领下,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会一如既往,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