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2万山区百姓喝上了自来水
“自来水拉到了家门口,大冬天的我们不再用牲畜到一公里开外的山沟沟里去驮水,也不再花钱买水吃了!”吃上了甘甜自来水的民和县大庄乡塔卧村村民海有才一边盛水一边说。
而海有才门前的那股甘甜自来水,便是中德财政合作-青海海东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民和县大庄地区19村人畜饮水工程。
民和县大庄地区19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所覆盖的区域属于该县的南部干旱山区,主要包括马营、大庄、古鄯、隆治等4个乡镇的19个村。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干旱缺水,人畜安全饮水困难。据县水利部门在2007年对该地区人畜安全饮水情况的调查显示,该地区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到90%以上,而且该地区的水源全都是当地小泉水,特别是旱季泉水枯竭,严重时无法保障正常的生活用水。可以说,这些地区是民和县人畜饮水最困难的地区之一。
为让这里的群众喝上甘甜的自来水,民和县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了工程总投资2341.61万元的中德财政合作-青海海东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民和县大庄地区19村人畜饮水工程。该工程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2012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底竣工通水。工程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古鄯、马营、大庄、隆治等4个乡镇19个村1.99万人、1.4万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大庄乡塔卧村村民海有才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说,自来水拉通以前,每天要到一公里开外的一处山沟沟里用牲畜去驮水,遇上持续旱季或到了冬季,泉水枯竭,大家便靠买水吃。在与海有才的交谈中了解到,泉水枯竭时,乡亲们便每吨二三十元的价格买水吃,自从自来水拉通后,大家不再去驮水,也不再去买水,自来水龙头一开,哗啦啦的清泉水喷涌而出,用水太方便了。
和海有才一样,马营镇鲍家山村的村民们也不再为吃水难而发愁了。走进该村村民马麻乃家,他的妻子正在院中的自来水前洗菜。大门口右侧墙脚处有一口雨水集流窖,屋檐上垂下的几根塑料管还在见证着一家人艰难的用水印记。
马麻乃告诉记者,面对吃水的无奈,家家户户在八九年前都自筹修建了一口容量四五吨的雨水集流窖,一旦有下雨天气时,把房顶的雨水收集到水窖里充当生活用水。马麻乃的妻子还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以前吃水特别困难的时候,用洗菜的水洗刷锅碗,用洗刷锅碗的水再去给圈里的牲畜喝,现在不管是洗菜做饭,还是刷锅洗碗,不管是洗漂衣服,还是给牲畜饮水,都是从水龙头里盛上的新鲜水。
鲍家山村村主任马进林说,他们村里原来有180多户人,因为干旱缺水,许多人家都搬迁走了,现在只剩下70多户,不过现在自来水拉通了,大家吃水的苦日子也算是熬到头了。
建好项目,更要管好项目。古鄯水管所所长祁国庆告诉记者,自接管管护任务以来,水管所及时制定了管护方案,建立了长效机制,在主管线上聘用了9名水管员进行分段管护,每个村都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组长的村级配水管网管护小组,定期检查蓄水池、阀门、接头、退水管道等是否正常,在汛期增加检查频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总的一个目的,就是发挥项目效益的最大化,确保项目区群众用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