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工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先行一步?如何使农民的日子蒸蒸日上?今年以来,西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乡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具有西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乡工程”乡村振兴有力抓手
“三乡工程”是什么?
着眼于城乡资源要素的融合,去年2月26日,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明确提出了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
随后,健全工作机制,构筑“四梁八柱”支撑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高位推动,分管领导持续跟进、督导落实。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西宁市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暨“三乡工程”指挥部,组建工作专班,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左右协同”,市级统筹调度、部门协同推进、县区具体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出台《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及30条支持“三乡工程”具体措施,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分工方案,将“三乡工程”重点任务纳入各级党政部门绩效考核,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清单,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三乡工程”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以此促进更多市民下乡,活跃农村消费市场、能人回乡创业、企业投资兴业,吸引更多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村。
今年年初,“三乡工程”荣获第一届西宁市改革创新奖。
市民下乡让乡村变了模样
养鸡、种菜、偶尔打打牌……从城里到乡下,从市民变身“名誉村民”,退休后,老王在湟中区土门关乡上山庄村租住民宿,日子过得格外悠闲自在,有前来拜访的亲朋好友和市民朋友,他都会热情招呼大家。
“几年前,上山庄村也是又穷又破的浅脑山村。”上山庄村村民周玉财介绍说。该村依托“三乡工程”,盘活了农村的农房、田地、劳动力等要素,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今,村里路宽了,房子新了,光纤也通了,路上的垃圾、污水再也看不到了,人居环境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也开始吸引市民到这里租住农房。
西宁市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31个,建设2个美丽城镇、86个高原美丽乡村和29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实施一批农村居住条件改善、饮水安全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农网改造及电信服务等项目。
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以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192个村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西宁市坚持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贯穿到“三乡工程”始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随着“三乡工程”的不断持续深入推进,青山绿水间,一首首农村改革新曲不断谱写,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600多个美丽乡村的魅力不断迸发,更多百姓过上了美丽生活。
今年以来,西宁市充分挖掘山水田园、民俗文化、农产品等资源,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民俗、农耕文化体验等业态发展,打造大通县、湟中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湟中区非遗历史文化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湟中区共和镇葱湾村依托秀美田园和自然资源,投资1996万元建成320亩盘道花田景区,年接待游客能力达10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72.9万元;大通县逊让乡八里村实施万亩油菜连片种植项目,以花海经济助力乡村旅游振兴,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2.8万元。
能人回乡创业帮村民创收
“‘能人回乡’为我们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今年我们的收入又变多了!”看着前不久马铃薯的销售盈利,大通景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陈贵福喜上眉梢。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石瑀,在城北区大堡子镇吧浪村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种植园,打造“小莓的故事”草莓主题农场,累计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湟源县大华镇池汉村通过能人返乡、村民议事会等方式集思广益,招商引资3000万元建成商贸物流园家具建材市场,70多户农户因项目建设增收,20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村集体年收入128万余元,池汉村成为湟源县唯一集体经济年收入过百万先进村……
放下城里红火的生意,回到农村,盘活资源带领村民致富。在西宁,这样回乡创业的能人越来越多。
西宁市多措并举,推进“三乡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业平台,培育经营主体,吸引更多乡土人才,让广大农民群众见贤思齐,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与发展。
西宁市开展“寻找乡贤能人”活动,吸引3000余名能人回乡创业。目前,3022名驻村干部接续奋战在乡村振兴最前沿,6万余名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完成农村各类人才培训1.2万余人(次)。在全市917个行政村和176个社区设立就业联络员1101名,搭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1097个。
实施特色农业产业技术提升、创新人才培育、农商农市对接等5个专项行动,140名科技“三区”人才及科技特派员(专家)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推荐农村创业创新项目14个。依托创业孵化基地,为31名农村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程,开展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培育申报工作,认定农牧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15家。争取资金1670万元,扶持农民合作社33个,家庭农场70个,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在90个村开展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共同增收。
企业兴乡走出富民强村路
地处云谷川地区的湟中区李家山镇,立足区域特色,在李家山镇李家山村修建了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当地群众不仅可以以资金入股参与分红,还可通过技术帮扶、低价提供菌棒等方式,从事食用菌种植销售增收。
“引进全季节生产高标准温棚和食用菌培种扩繁车间,我们产出的香菇不仅产量大、不断茬,生长形态还特别好,投放到市场后销路畅通。”湟中区李家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柯杰说。
企业兴乡,百姓最能尝到甜头!西宁市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建设,建立“夏都蔬生”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夏都薯香”马铃薯生产基地20个。加快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种植优质饲草30余万亩。新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家、生态奶牛养殖基地1个。实施牦牛、藏羊产业集群续建项目6个,油菜产业集群项目2个。实施国肽生物牦牛骨分子肽提取加工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4项。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在全省率先认定市(州)级农业产业园10家。
扶持发展以非遗传承为主要载体的乡村手工制造业,打造湟中堆绣、河湟刺绣、丹噶尔皮绣产业,发展壮大湟中阳坡银铜器及鎏金技艺、湟中陈家滩木雕技艺、湟源蒙古道石刻石雕技艺等为代表的乡村特色手工制造加工业。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半程托管服务土地面积28.1万亩,服务小农户2.22万余户。充分发挥劳务品牌效应带动就业创业3.87万人次……
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在“三乡工程”的引领下,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村民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西宁市全力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
“三乡工程”将结出更多硕果
屋外寒风凛冽,舍内暖意融融,这样的场景照进了湟中区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的现实里。在现代化恒温牛舍内,上个月刚“入住”的1147头荷斯坦奶牛正在悠闲地吃草。
这是我省投资体量最大的东西部协作项目,也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项目。湟中区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契机,把奶业振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抓手,实施西堡生态奶牛养殖项目,通过种养结合,不断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奶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更快更稳。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流转承包地面积65万余亩。湟源县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盘活利用农民房屋532个7.28万平方米。
加强政银企担联动服务,发放“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扶社贷”贷款3.82亿元,发放信用贷款5.88万笔68.03亿元,政策性支农担保业务乡镇覆盖率100%。
推进“百企兴百村”行动,签约项目30个,开工建设18个,完成投资2亿元。谋划储备彰显西宁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的“三乡工程”项目426项,实施黄河流域(湟水河)现代蔬菜产业园等政府专项债项目4项。
实施“三乡工程”保险试点,对全市94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及湟源县14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投保。培育打造20个“三乡工程”示范典型,给予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奖补扶持……
优化服务保障,吸引社会资本下乡,从2021年创新开局,到2022年纵深推进,“三乡工程”激活乡村振兴“人、地、钱”三要素,在乡村富农民、助创业、美环境、促文明,激活乡村沉睡的土地,架起城乡要素资源互通互联互融的桥梁,为村庄带来活力,为村民带来“好日子”,成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一张亮丽“名片”,一条以“三乡工程”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探索路径变得愈发清晰。
“未来,我们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