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西宁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状况与展望
前三季度,西宁市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转型发展,挖掘消费市场潜力,着力培育消费增长热点,促进扩大消费,西宁市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截止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80亿元,增长12.01%。本文就前三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2015年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就如何进一步保持消费增长提出建议。
一、当前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三季度西宁市消费品市场概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27.80亿元,增速稳中有升
截止今年三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1%,增速稳中有升。从当前走势看,累计增速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其增幅变化有升有降,一季度增长11.7%,上半年增长11.3%,前三季度增长12.01%,距离全年目标12.3%还差0.29个百分点。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
前三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0.50%,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95亿元,增速为11.60%,西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1.5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1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为66.90%,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21个百分点。
(二)前三季度西宁市消费品市场结构特点
1、批发零售业增减变化较大,住宿餐饮业消费稳步增长
年初以来,西宁市批发零售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在信息技术革新、电子商务等业态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零售额稳步增长。批发业,一季度增速一度走高,达到23%顶峰后逐渐回落并保持稳定增长,截至三季度实现零售额76.94亿元,增速为15.3%。零售业则在一季度探底9.2%的增速后逐步回升,截止三季度实现零售额233.38亿元,增速11.34%,较去年同期增加23.77亿元,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速低3.4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批发业、零售业累计增速均超过9%,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住宿餐饮业作为旅游业的配套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管理和服务水平从低到高的过程,并且积极适应市场形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消费层次结构,产品结构。一些高档住宿餐饮企业重新定位,从结构、品牌、价值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逐渐实现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以满足新的目标群体需要,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截止目前,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8%。分季度看,住宿业一季度累计增速5.8%,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达到6.7%,三季度增速为7.4%,呈现逐步回升态势。餐饮业上半年增速一直处于5%左右,到三季度,增速达到7.0%,使得原本降温的大众餐饮市场又明显逐渐复苏,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速高3.8个百分点。
2、吃的商品销售活跃,穿、用的商品增速平稳
截止三季度,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消费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销售比较活跃。从限额以上零售统计看,前三季度,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12.7亿元,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4.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和67.9%,增速比全市零售总额高9.3个和55.9个百分点。穿、用的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3.32亿元和3.9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1%、4.6%,缓慢增长。
3、消费结构升级,耐用商品销售旺盛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高档化、品牌化、时尚化倾向日益增强。前三季度,从限额以上企业统计看,一是通讯产品、电脑更新换代带动了消费品市场销售。由于4G产品的快速发展和电脑更新换代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助力,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0.87亿元,比上年增长87.4%。二是市民消费观念不断更新,个性化、时尚化商品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追求的目标。化妆品类、家电家具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2.53亿元、7.33亿元,增长15.7%、8.2%。三是经济条件改善使人们在讲究饮食、关注衣着和追求娱乐的同时,越来越向往健康型、享乐型生活方式。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67亿元,同比增长38.5%。
4、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活跃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我市乡村商业快速发展。一些连锁超市、专卖店等新型业态进驻县城及农村乡镇,基本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市场体系。随着近年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渐提高,购买力水平明显提升。前三季度,乡村实现零售额2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5%,增速比全市高1.74个百分点。
5、企业积极调整经营方向,餐饮消费回归理性
随着大众餐饮市场消费的理性化程度越来越高,餐饮行业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调整菜品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挖掘潜在需求,促进多元化经营,积极效应逐渐显现,住宿餐饮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据统计,前三季度,西宁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8%。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59亿元,增长6.09%,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2亿元,增长2.3%。
二、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品市场受制于宏观经济形势增长放缓
从宏观经济看,前三季度,西宁市经济稳中趋缓,房地产市场拉动减弱,实体经济提振乏力,加上价格压力、成本上升、食品安全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此外今年国家无较大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市场上缺乏热点商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
(二)传统业态零售增长乏力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而且提高了商业运作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加之网络媒体新兴的团购、电视电话购物以及跨境代购模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此外,传统商业企业实体店销售增速放缓,人工、租金等经营成本却在快速攀升,其盈利能力大为减弱,营业利润不断下降。尤其是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主要传统业态增长乏力,销售均出现下降。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零售法人企业中,有店铺零售企业增长缓慢。其中,限额以上各大百货商超连锁企业实现零售额54.64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67%,增长10.02%,其中,大卖场和各大超市实现零售额35.43亿元,增长8.02%,增速均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甚至有个别企业增幅处于负增长状态。
(三)石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增速缓慢
受国际油价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增速波动明显。前三季度,西宁市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7.83亿元,增长11.2%,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0.8个百分点,销售增长乏力。其中,一季度实现零售额13.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二季度实现零售额16.58亿元,增长11.2%;三季度实现零售额1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7%。此外,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发展,其丰富的商品种类、优质的价格、快捷便利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由于绝大部分网络公司都不在西宁,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分流西宁市传统商业大型超市及连锁店等客户群体,导致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类商品销售呈现低迷。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3.32亿元,累计仅增长4.1%;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93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低7.9和7.4个百分点。
(四)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汽车类商品消费逐渐趋于理性,增速回落,对消费品市场拉动作用不再明显。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7.83亿元,增长4.9%,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上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低7.1和10.2个百分点。
三、2015年西宁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展望
(一)总体判断
当前,我国经济还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我国经济已同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依然比较复杂。同样,西宁经济也难以在三期叠加的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的新常态下异军突起,区域不平衡、产能过剩、房地产持续调整等矛盾仍然存在,仍将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全年465亿元目标任务还差137亿元,任务艰巨。
(二)当前西宁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策环境影响将有助于扩大消费
当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深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经济转型政策的持续发力,面对新常态,经济运行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尤其是面对“一带一路”省、市制定的一系列战略规划,都将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内资,促进贸易活动,推动西宁市商业转型升级,加之省旅游局与腾讯公司签订“城市发布智慧平台”合作协议,也将为扩大消费注入活力。
2、消费相关性指标出现稳定或好转,将有利于促进消费
前三季度,西宁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2%和8.8%;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1.3亿元,同比增长46.0%;住宅完成投资额138.9亿元,同比增长5.6%。消费相关基础性指标出现稳定或好转,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
3、新建商贸网点将有力促进消费增长
西宁市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重要通道、枢纽及青海省省会,正在努力打造“新丝路经济带”战略物流节点城市,加之高铁将甘肃、新疆融入快速生活圈,这都为消费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新华联广场等商贸综合体的陆续投入,都将有力促进消费。
四、促进消费增长的几点建议
当前,应该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费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消费信心等方面进一步寻求扩大消费的新路径。
(一)多措并举增加收入
扩大消费需求,基础是提高居民收入,只有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才有扎实的根基。特别是在当前房价、物价处于较高水平,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要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必须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总体消费能力显著提升。
(二)千方百计完善落实消费政策
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建设基础上,要加快研究出台新的鼓励消费的惠民政策措施,力促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和消费结构的稳步升级。当前,汽车、石油、家电对消费品市场增长拉动作用趋弱,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一要大力推动信息消费、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通过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加快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实现“多卡合一”,让居民充分享受到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二要大力推动健康服务消费,重点是发展高端健康消费和养生养老消费。三要积极落实国务院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推动全市汽车消费增长。四要着力发展旅游文化消费,重点是旅游、健身以及各种文化休闲娱乐消费,加大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型消费成本,引导居民扩大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提升消费层次,改善消费结构。
(三)努力挖掘农村市场潜力
随着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落实,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首先要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着手,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其次要对农村消费实行政策倾斜,扶植、鼓励农民消费。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和消费服务设施,支持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降低消费成本和消费风险,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欲望,推进农村消费发展。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对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使之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主攻方向。
(四)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应用
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百货商场、连锁企业、专业市场等传统流通企业依托线下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组织网络零售企业及传统流通企业开展以促进网络消费为目的的各类网络购物推介活动。在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同时,培育和引进一批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电子商务企业。推进网络电子发票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等业务,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鼓励购物网站、快递企业等与便利店合作发展“网订店取”业务。
(五)营造安全、绿色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信心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对消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要是保障消费安全,特别是加大对食品、药品等消费品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严格监管,控制源头,对有问题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加大违法惩治力度,对违法者和潜在违法者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作用。逐步构建诚实、守信的生产和销售体系,保护消费者安全,保证消费需求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