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好体制机制创新“先手棋”

23.05.2017  17:59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孙海玲

  黄河源头湿地。摄影:晁生林

  

  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一项创新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探索,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结合,探索的艰辛和挑战不言而喻。

  “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裉节部位’、找准‘堵点’、打通‘梗阻’、突破利益‘藩篱’,创新建立了体制试点平台载体。”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介绍说。

  理顺组建管理体制

从省内现有编制中调整划转354个,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将原来分散在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划归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三个园区管委会,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综合执法,从根本上解决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割的管理体制弊端,为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和三江源国家公园重要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奠定了体制基础。

  ——整合县政府所属国土、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相关职责的基础上组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既是管委会(管理处)内设机构,也是县政府工作部门。

  ——整合县级政府所属的森林公安、国土执法、环境执法、草原监理、渔政执法等执法机构,组建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开展综合执法,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严格执法、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

  ——整合林业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湿地保护站等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单位,设立县级生态保护站。同时国家公园范围内的12个乡镇政府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增加国家公园相关管理职责。

  同时,对3个园区所涉4县同步进行大部门制改革,目前县政府组成部门由原来的20个左右统一精简为15个,园区管委会集中进行生态保护管理,县政府负责生态保护之外的区域发展社会管理各项职责,两者既合理分工、明确权责,又各司其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服从服务于生态保护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同时,设立了玉树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优化重组各类保护地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遵循生态保护内在规律,尊重三江源生态系统特点,按照山水林草湖一体化管理保护的原则,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提名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增强园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整体性、联通性、协调性,对各类保护地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一体化管理,打破了各类保护地和各功能分区之间人为分割、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融通的体制弊端。

  开展三江源草地资源、林地资源、湿地资源、地表水资源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并建立三江源自然资源本底数据服务平台。

  健全完善生态管护机制

  准确把握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关系,创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印发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安排专项资金3529.8万元用于2016年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劳务报酬。在原有2554个林地、湿地单一生态管护岗位基础上,制定了园区综合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按照精准脱贫的原则,先从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手,新设生态管护公益岗位7421名,目前共有9975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按月发放报酬,年终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强化细化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规范管理,完善考核奖惩和动态管理机制,制定细化评估方案,全面开展综合评估工作,利用信息化技术,逐步实现“一岗一图一表一考核”。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山水林草湖”一体化管护能力,着手研究落实“一户一岗”政策。

  推进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组织开展了马队和摩托车队远距离巡查管护。充分利用原来配发的流动帐篷及多媒体收视系统,构建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配合完成了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的保护巡查、制度完善、保护站建设、保护队伍提升及社区共建共管等工作,已顺利通过了省内自查和国外专家的现场考察工作。

  逐步建立牧民群众充分参与机制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中,必须从长计议,着眼未来,逐步强化当地群众在保护生态的主体作用。试点中,注重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李晓南说。

  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稳定草原承包经营基本经济制度,园区牧民草原承包经营权不变,在充分尊重牧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尝试将草场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

  通过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吸引老人和小孩向城镇集中,减轻草场压力,逐步达到转岗、转业、转产的目的,实现减人减畜的目标。

  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他们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鼓励支持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家庭宾馆、旅行社、牧家乐、民族文化演艺、交通保障、餐饮服务等经营项目,促进增收致富,发展第三产业。

  选择园区4个村和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发展体制机制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协同当地政府落实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社区共建共管等共性目标的同时,结合试点村(站)各自特点和优势,围绕关键性问题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为体制试点提供引领示范。

  

 

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室揭牌
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建设厅
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加强管护工作 做好生态保护
       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