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自2005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和《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先后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约2个百分点,实际载畜量减少到1599万羊单位,退化草地面积减少约2300平方公里,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大幅下降。森林覆盖率由4.8%提高到7.43% ,工程区灌木林平均盖度增加0.21%,平均高度增加0.82厘米,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提高到47%。
三江源地区水域占比由4.89%增加到5.70%,封禁治理湿地9.16万公顷,湿地监测站点植被盖度增长了4.67%,年平均出境水量比2005年至2012年增加59.67亿立方米,地表水环境质量为优,监测断面水质在Ⅱ类以上。
通过采取围栏、设立封育警示牌等措施,减少了人为干扰,湿地面积显著增加,植被盖度逐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湿地功能逐步增强。藏羚、普氏原羚、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通过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技能培训以及退牧还草、草原森林有害生物防控、退化草地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红利溢出效应日益明显,三江源地区实现旅游总收入79.48亿元,年均增速20.75%。另一方面,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各类生态保护政策,设立草原生态公益管护岗位,拓宽了农牧民就业渠道,促进当地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300元,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探索形成了黑土滩综合治理、牧草补播及草种组合搭配、杨树深栽、拉格日模式等一批可借鉴模式和技术,为新时代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供了好的做法和经验。(卢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