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开启新篇章

30.01.2015  17:08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范围确定涵盖整个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全部行政区域的21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共158个乡镇,行政村1214个。总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

      二期工程是以恢复植被为核心,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科研推广和人才培训为支撑,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和建设基础,巩固提升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构建国家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将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总投资达160亿余元。

      规划到2020年,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由4.8%提高到5.5%;草地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5~30个百分点,土地沙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0%,沙化土地治理区内植被盖度达30%~50%;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和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减少水土流失5亿吨,水源涵养量增加13.7亿立方米,长江、澜沧江水质总体保持在一类,黄河一类水质河段明显增加;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2014年1月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正式启动。2014年是三江源二期工程安排资金5亿元,集中实施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防治、水土保持等一批生态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主要完成了防治高原鼠兔260.5万公顷、高原鼢鼠50.87万公顷;封山育林32.5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4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1平方公里等。2015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推进之年,将投资10亿元,围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封沙育草、湿地封育、苗木基地、黑土滩治理、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科技培训、草原虫害防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