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班前村
青海新闻网讯 班前村以其独特的藏式碉楼风格,“霸占”着班玛县多处旅游景区,可以说在果洛乃至青海省有口皆碑。如果说“三色”班前是它的集中体现,那么藏式碉楼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这“三色”的精华所在。如果不走进它,你很难想象在这高原地带会有如此美妙绝仑的旷世之作,而就在你走近它之后,眼前那一幢幢藏式碉楼,足以颠覆你对民居的理解。
山水画卷般的村庄
在彻底了解藏式碉楼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仔细看看村子的格局,因为碉楼的选址与村子的格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或沿地势平坦的玛柯河畔修建,或依山就势成阶梯状修建,整个建筑群与山水间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班前村分四个社,各社沿玛柯河两岸自南向北分布,最南部为一社,最北部为四社。一社称“孜什杰”,位于村庄最南部,玛柯河西侧的鲁塞拉姆山下,共40户168人。不得不说,孜什杰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是第七世噶玛巴诞生地和红军桥的所在地,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水怪的奇妙传说。“孜什”当地藏语意为水怪名,“杰”取生活幸福之意。
由于地理原因,玛柯河在行进途中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漩涡,当地人称它们为“措”。对于“措”这个字,当地人有两种解释,一是“湖”的意思,如青海湖为“措温布”,还有“纳木措”、“班公措”等等,另外一种就是将水流形成的漩涡也称为“措”。相传,在红军桥南部不远处有一处漩涡叫做“吉额措”,里面有一种名为“孜什”形似乌贼的水怪,常常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对于水怪的胡作非为,村民也只能望洋兴叹。后来十世噶玛巴将两头犏牛的身体用护甲保护住,再给犏牛背上两个填满羊毛的袋子放入吉额措内,当水怪误将袋子用利齿抓住时,受到惊吓的两头牛便顺势跑上岸边,水怪也就自然地被拖上了岸边,自此,水怪消失,生活在玛柯河岸边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坐落于玛柯河东岸的瓦丹秀姆山上因有水源的存在而形成了三条小沟,从山体流下后与玛柯河汇合,最终汇于大渡河。三条小沟自北向南分别为大沟,小沟和俄沟。整个瓦丹秀姆山被这三条沟壑划分为三块有明显界限的土地,而被划分开的土地也正是二社三社和四社的所在。二社称久欧社,位于俄沟和小沟中间,另外有8户坐落在玛柯河西侧的鲁塞拉姆山下,共23户,142人。三社称郭国,位于小沟和大沟中间,共41户,103人。四社称瓦增达社,位于大沟北侧,共34户,149人。
班前村的旷世之作
班前村碉楼是一种石木结构的藏式多层平顶民居建筑,藏语称“夸日”。从外部我们可以发现,班前碉楼一般为两到三层,高10米左右。一层设建筑的主入口,为牲畜棚;二层住人;三层为经堂和存放粮食的空间,屋顶设有煨桑炉,为一年一度喂桑活动所用,平时也用来晾晒粮食,碉楼各层之间以原木凿成的独木梯联系。
班前碉楼封闭、防御性强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建筑的门窗。据当地居民讲,早年的碉楼只在一层设一个大门,没有窗,有的只在建筑的外墙上开很小的矩形或三角形洞口,用来瞭望和射击。为此,人们还衍生出窗户越小,家中聚财越多的说法,然而事实上是由混乱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解放后,随着社会局势的日益稳定,经济的发展,碉楼的防御性逐渐减弱,开窗的数量增多,开窗的面积也明显增大,形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碉楼门窗。即便如此,在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下,班玛碉楼的门窗尺度仍比较小,例如,大门通常高1.8米,宽1.2米,仅容人牵着一头牛通过,窗户的长宽也仅在1—1.2米左右。但是,从建筑的内部看,碉楼的窗户一般安装在靠墙外侧的位置,窗两侧的墙面砌成斜面,形成一个梯形,似乎暗合了藏族建筑梯形窗户的传统。
其实,班前的碉楼远比我们所看到的外部表象复杂得多。如果能透过碉楼的表面,仔细观察它的每一处建筑结构,就会发现这里的碉楼已不仅仅是民居,而是当地人经过长期与大自然的“磨合”所形成的智慧结晶。
石碉楼是怎样建成的
我们都知道,打好地基是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对于石制碉楼的班前村民居而言,这种基础的要求就显得格外严格。但是由于玛柯河两岸山体土层浅,土层下是坚硬的山体,加上过去挖掘工具不发达,因此碉楼的地基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深,地基处理非常浅,通常只有几十厘米深。通过实地的勘查和与村民的沟通,我们了解到,班前碉楼在地基的处理这一技术上主要要求坚实、平整。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原来坚硬的山体在给开挖地基带来难度之外,同时它也形成了天然坚固的大型地基,而聪明的班前人则充分用运这一自然法则,在基础部位先将浮土和浮石清除,直到露出坚硬的石头山体,平整基地之后再沿地基一周挖出一深约50-80厘米,宽度1米左右,略大于墙体的基槽即可。
地基处理结束之后,接下来的就是石墙的砌筑。石墙的砌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大石块砌筑,在大石块的周围以小的片石垫缝填实并且找平;另一种则是全以尺寸大小不一的片石砌筑。前者多用于墙基的砌筑。两种砌筑方式均要注意石材的上下错缝搭接,并且以泥浆灌缝,提高石块之间的粘结性和整体性。砌筑工具仅为一把斧头和一个泥抹子,石材不需要进行预先的加工打磨,而是在砌筑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砍削,使其成为适应砌筑需要的大小和形状。在以大石块砌筑的时候,还常用斧子敲击刚砌筑上的石块,以检验其稳定性。
砌筑好的石墙内侧还要均匀涂抹上约8厘米厚、拌有秸秆的泥巴,这是碉楼重要的保温措施。碉楼的石墙体非常坚固,一般不需修缮即可长期使用,在班前村最久的碉楼据说有700年的历史。
班玛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其中以云杉尤多,广泛应用于碉楼的建造中,其内部隔墙即以此为主要建造材料。班前碉楼中,石砌主体外侧轻盈的木构架空间与石墙敦实、厚重的形象形成虚实对比,其底层架空,二、三层为楼厕。首先在砌筑主体过程中预留挑梁,在主体结构建造完后才进行该部分建造,做好承重框架及楼面后,将临空的三面以柳条、树枝、木板等通过绑扎或编织进行简易的围合,形成墙体,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稍讲究的碉楼在编织墙上以木框隔出洞口,挂有布帘遮挡,提高通风采光的效率。这种墙体具有自重轻、方便建造、通风透气等优点。并且,在粮食收获的季节,也可将作物秸秆成捆扎在木框架上晾晒,作为辅助的燃料。
夕阳下那淡红色的碉楼与楼上娇羞的“卓玛”一般,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对它的爱慕。长满青苔的墙壁,坚固依旧的柱石,在青藏高原腹地的崇山峻岭中,那一座座沉淀着历史的藏族碉楼,仿佛饱经沧桑的老人,向南来北往的人们讲述着茶马古道上昔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