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上半年海西州农牧经济运行呈稳定增长态势

01.08.2014  11:44
      今年以来,海西州把加快农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农牧工作的重点,稳定和强化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努力促进农牧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2.51亿元,同比增长6.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5.9%。
      一、农牧业运行特点。农业生产开局良好。积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落实好各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整种植结构。累计清修渠道150公里,检修各类农机具12305台(套),调运化肥51943吨、农药130吨、农膜210吨、柴油3000吨,发放春耕贷款1.75亿元。全州播种各类作物69.3万亩,同比增长3.2%。目前,各类农作物长势良好。上半年,全地区草食畜存栏334万头(只),育活各类仔畜116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多育活1.7万头(只),仔畜成活率为91.9%,较上年同期提高0.46个百分点;各类成幼畜损亡2.99万头(只),损亡率为1.22%,较上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肉类产量6638吨,同比增长2%。牛奶产量2329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特色农牧产业加快发展。柴达木枸杞百亿元产业,诺木洪交易市场已确定经营主体,正在建立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运行。德令哈枸杞交易市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90%,年内可投入运行。枸杞种植累计达到31.5万亩。柴达木福牛产业,轮杂母犏牛累计存栏14691头,1至12月龄福牛累计存栏数1172头,人工授精工作继续推进,授配母犏牛累计943头,有序实施“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肉牛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和“柴达木肉牛产业重点体系建设”项目。野血驴产业,在乌兰茶卡新发展一个养驴合作社;累计驴存栏数达到3400头。设施果蔬产业:今年计划新建冬暖式日光温室4000栋。目前,新建墙体1310栋,安装钢架180栋。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州人工造林3.9万亩,城镇绿化3000亩,固沙压沙(草方格)1500亩,封山育林18.7万亩,完成20个党政军企新农村村庄绿化;落实格尔木、大柴旦封禁保护试点项目,封禁保护1322.6万亩,拉设网围栏280公里,固沙压沙1725亩,落实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843.03万亩,柏树山道路、景区等绿化任务全面完成,栽植各类苗木近百万株,绿化面积112亩,达到绿化美化的景观效果,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2.6万亩,产地检疫苗木1437.1万株、种子6.02吨、面积7793亩,复检各类调入绿化苗木1864万株、各类花卉近5万株,复检率达到100%。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加快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循环农牧业和柴达木枸杞、福牛两个百亿元产业,形成柴达木野血驴、设施果蔬、草原畜牧业、饲草、水产养殖等结构合理、布局科学、产业互补、循环利用、抵御风险的新型产业结构,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2.2%。全州150个纯牧业村全部组建生态畜牧业建设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完成15个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同时,加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检测体系建设等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已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9万亩,累计认证无公害产品27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21个,有机枸杞出口创汇总额逐年递增。深化牧区经营体制机制改革。总结推广“梅陇模式”成功经验,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向半农半牧和农业村延伸拓展,有序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天峻县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中心启动运行。推广吉仁社企联姻模式,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产业协会,建立“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引领农牧区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认真实施农牧区基础设施项目。上半年,落实各类资金16.52亿元,实施河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草原节水灌溉、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小型农田水利、林业生态等项目,今年计划解决1至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压力较大。海西州提出的打造两个百亿元产业体系,枸杞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提质增效、发展精深加工、品牌建设上,这是发展重点和难点,也恰恰是薄弱环节,需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福牛产业和野血驴养殖是新兴产业,虽然产业工艺先进、主要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但饲草料基地、种质资源等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发展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二是基础建设压力较大。农牧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统筹城乡示范点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到位,村内给排水、垃圾处理等问题仍然突出。农牧区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建设任务艰巨。
      四、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一是稳步推进农牧业生产。全面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将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性补贴发到农民手中。抓好牧户信息录入、减畜和资金发放工作,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牧户。做好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及秋收工作。加强对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有效预防,努力降低损失,做好秋收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有效防控各类疫病疫情,全面完成生态畜牧业全覆盖建设任务,确保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二是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做大农业,做美乡村,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重点用管工业的理念和手段抓农牧业发展,加快打造枸杞、福牛、野血驴等农畜产品加工业。围绕打造枸杞百亿元产业体系,推广植物源杀虫剂(藜芦碱)面积3万亩。建设年制干能力500吨以上生产线10条。培育加工企业9家,力争已入驻企业生产的枸杞汁、枸杞籽油、天精茶、黑枸杞胶囊等新品上市。枸杞鸡养殖规模6万羽,枸杞羊1.5万只,枸杞花蜜80吨。围绕打造柴达木福牛百亿元产业体系,加快启动建设斯瑞雅克生物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生化加工生产线。全州年末轮杂母犏牛存栏规模达到2.1万头;牦牛核心群30群,累计达到180群,母犏(牦)牛人工授精5000头;年末福牛存栏2000头;新建专业育肥场3个。围绕野血驴产业,加快培育新养驴合作社2个,累计达到15个;驴存栏量达到7500头;建设驴改良点10个。围绕设施农业,加快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都兰、天峻4000座日光节能温室,做大万亩设施果蔬产业,提高蔬菜产能和自给率;建设枸杞、蔬菜、油菜制繁种、马铃薯繁育、草原畜牧业养殖、饲草生产等8个特色农畜产品基地。三是加快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加快实施蓄集峡水利枢纽建前工程、那棱格勒河综合治理、格尔木河城区段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哇沿水库等项目前期。加快人畜饮水安全的建设进度;加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草原灌溉等常规水利工程建设和日光温室、畜用暖棚、森林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实施青藏铁路重要枢纽-格尔木城市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青藏铁路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项目,整体推进柴达木盆地区域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农业污染防治,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倡导生态宜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城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