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上海五国”安全合作模式可资借鉴

14.04.2016  22:55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述评:“上海五国”安全合作模式可资借鉴

  新华社记者王申 刘阳 冯武勇

  “上海五国”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以下简称“信任协定”)二十周年国际研讨会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代表与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信任协定”采用对话和协商谈判的模式解决边界纷争,堪称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化干戈为玉帛的创举,这一安全合作模式历久弥新,对当今世界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20年前“干戈化玉帛的创举

  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聚会上海,举行了“上海五国”机制首次会议,会上签署了“信任协定”。五国元首在协定中确定了通过对话谈判的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一年后,五国元首又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以下简称“裁军协定”)。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研讨会致辞指出,“两个协定”的签署,顺利推动了中国与四国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同四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20年后的今天,要把五国践行的以互信求安全、以合作求发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宝贵经验传承下来,分享出去,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受益。

  “两个协定”为冷战结束后欧亚地区的稳定奠定了基石。在五国的共同努力下,冷战时期曾经荷枪实弹对峙的7000多公里的边界,转化为边民友好往来的睦邻友好带、经贸合作的口岸和自贸区,使得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五国人民共同受益。

  也由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陈玉荣把“信任协定”比作当代国际史上的丰碑,指出这一协定是“干戈化玉帛的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年后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20年前,五国元首在签署“信任协定”后,富有预见性地指出,这一协定说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和平谈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20年后,这一安全合作的创举仍具有高度的现实借鉴意义和启示。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张德广对新华社记者说,从“信任协定”到“裁军协定”,再到“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这些探索和实践对于当前解决地区冲突、加强地区合作以及维护地区安全稳定都有借鉴意义,其所代表的安全合作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来自俄罗斯等国的与会代表也普遍认为,“两个协定”的签署,不仅保障了五国边境地区的稳定,也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多边安全合作模式。

  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是20年前“信任协定”签字时的当事人之一。他指出,“信任协定”的诞生,离不开建立互信机制、军备裁减、双边谈判、共同开发、边界发展等五个条件,“这五个条件具备了,可以说任何边界、海洋争端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政治互信”是前提

  “信任协定”开创的全新安全合作模式,为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中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外交政策和实践的成功、有力的证明。

  与会专家认为,在“信任协定”基础上,“上海五国”形成了通过邻国对话和协商解决边界问题的模式,对当前包括南海局势在内的地区热点问题也颇具启示。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沃罗比约夫认为,五国通过签署和执行“信任协定”开创的安全合作模式,是维护和平稳定、解决矛盾争议的有效手段,对推动南海问题、朝核问题、中东问题等热点问题有效解决都有示范作用。

  “邻国之间通过和平、合作、对话的途径维护边境地区稳定,管控分歧有史可鉴,有经验可循,”陈玉荣说,“边界问题是当事国之间的事情,域外势力介入非但于事无补,还必将导致局势复杂化,有损当事国谋求自身发展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区稳定。

  潘光强调,借鉴“上海五国”合作安全模式的前提是“政治互信”,需要创造“多边大氛围,双边具体谈”的条件,“外部势力的干涉导致南海问题复杂化,要想真正解决南海问题,就必须排除外部干扰,建立互信机制,由当事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