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景区建设全面开花——看十大旅游市县2016年旅游发展新亮点(下)

03.03.2016  03:33

   青海虽地处高原之巅,但我们并不因地处高原而远离世界,相反,我们可以凭借“区位优势”而放眼世界。面向世界,我们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大美青海新优势,不断提升“大美青海”美誉度和影响力,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站在新起点,乘着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快车,我们迈着坚实步伐,毅然向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上的黄金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挺进……

   天境祁连:向国家5A景区挺进

  “祁连旅游业发展的怎么样?目前发展面临的形势如何?未来几年,该何去何从?”十三五开局之年,针对旅游,祁连县于2月3日召开了第二次旅游发展大会并启动了祁连风光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祁连县旅游局局长王明军介绍,这次会议启动了“祁连风光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新目标,这将是提升祁连旅游业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将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硬软件建设、景区规范化管理、提升景区服务和形象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目前,祁连旅游业是“美祁连尚未产生好效益”、“靓景区尚未提供好服务”、“好资源尚未转成大资产”、“新业态尚未形成大气候”。作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县,只有发展生态旅游业,在跨越发展中打一场旅游业发展的“攻坚战”,才是祁连的出路所在。

  “十三五”时期,祁连将着重提升“天境祁连·东方瑞士”品牌形象,实现观光旅游向多业态转变,硬件竞争向综合竞争转变,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使景区景点变得更加靓丽、更具风情、更富内涵、更有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人们常说,祁连集雪山、峡谷、草原、林海、湿地融为一体,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是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浓缩版、精华版、珍藏版,加之便利的交通条件,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启动5A级景区创建工作,祁连有需要、有条件、有前景。

  为跳出旅游看旅游,强化“大旅游”理念,祁连结合实际提出:畜牧业要围绕旅游提升,工业要借助旅游转型,森林要联合旅游保育,水利要依托旅游做活,文化要联合旅游做大,商贸要融合旅游做深,金融要服务旅游增收,群众要参与旅游致富,打造全程全域旅游化、各行各业旅游化和多种资源旅游化。

  金色门源:打造全域游北线核心区

  “以推广‘大美青海、金色门源’品牌为引领,以建设全国特色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把门源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旅游产品丰富,集休闲、观光、摄影、登山、探险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使门源成为青海旅游‘北线’的核心区、连接河西走廊的重要服务节点和旅游投资热点地区。”

  说起“十三五”门源回族自治县的旅游业,县旅游局局长谢浩成介绍,根据以上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县年接待游客将达到4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和36%,旅游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10%。旅游业将成为引领我县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民生产业。

  “十三五”期间,全县旅游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亿元以上,将建成投资亿元以上的精品景区景点4处以上,建成3星级以上酒店10家,建成自驾车营地5处,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度假基地4处,引进国内知名旅行集团公司,新增旅行社6家,争取提出申报国家5A级景区的申请,届时,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将增加到8000人。

  在发展空间上,将围绕“五个一”即:一山岗什卡雪峰、一海百里花海、一园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一河浩门河、一城浩门镇等优势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提升旅游规划水平,扩大投融资渠道,展示门源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

  今明两年,全县还将探索建立跨地域旅游合作组织,在巩固基础上,开拓西宁-互助-门源、张掖-祁连-门源-西宁-兰州、武威-门源-祁连-张掖等精品线路,组建资源平台共享的地接网络,培育花海自行车骑游等消费新业态,拓展秋冬季旅游服务新领域。

  同时,鼓励引导周边农牧民利用观花台、岗什卡、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等王牌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山野菜采摘、绿色农产品种植、土特产品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使更多的农产品、传统文化产品变成畅销的旅游商品和服务产品,全面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

  秀美大通:建设西部冰雪游胜地

  “林海雪原、欢乐大通”、“冰雪冬韵、风情大通”、 “冰雪假日、活力大通”……对于刚刚告别冬天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来说,这个冬季,它们仅用“冰雪”这一北国风光就“赚足”了人气。

  “积极打造冬季旅游产品,成功举办了三届鹞子沟欢乐冰雪季活动,鹞子沟冰雪旅游弥补青海冬季旅游短板。”近年来,大通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林海雪原”冬季旅游产品,建设鹞子沟滑雪基地,对滑雪场进行提档升级,推动四季旅游均衡发展。

  “从这几年大通县新增的几家冬季游的情况来看,带动效益较明显,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以冰雪游为突破口,继续做大做强冬季游。”据大通县旅游局局长孙静介绍,为打造鹞子沟“林海雪原”冬季旅游品牌,去年6月,在大通县向化藏族乡的蓝雀山下,一个投资6亿元左右的大型国际标准化滑雪场开建。

  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高原滑雪场、冰雪娱乐观赏、雪地运动、登山运动、水上乐园、自驾自助旅游等为一体的文化、体育、旅游度假综合体。该滑雪场建成后将成为我省乃至西北数一数二的高原生态滑雪场,这也标志着大通县打造西部冰雪旅游胜地、发展壮大冬季冰雪旅游迈出了坚实步伐。

  “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所以今年全县将投入大笔资金夯实几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舒适度。”今年,大通县将以老爷山、鹞子沟、察汗河、娘娘山等四大景区A级创建为抓手,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

  此外,大通还将在现有的189个乡村旅游接待点的基础上,扩大、增加乡村旅游接待点规模和数量,壮大发展乡村游的同时加快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夏都西宁:打造新丝路上旅游名城

  这里有高原之巅独特的风云蓝天,这里有藏传文化放射的智慧光芒,这里有炎炎夏日里意想不到的清凉舒适……在中国版图的西北角,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座落着有着二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西宁。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名城、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务基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当现代旅游和古代丝路互融互通时,发展的机遇悄然降落在这座古城,未来的西宁将以全新的姿态引来世人的瞩目。

  “拓展夏都西宁的品牌和内涵,以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助推西宁旅游提质增效。”据悉,今年,西宁市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发展机遇,主推“清凉西宁”休闲度假等特色,结合国际清凉徒步节、青年电影节等节会活动,精心举办特色鲜明的旅游节庆活动,力求活动内容入耳、入目、入心。

  据西宁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西宁旅游将紧紧围绕“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的旅游发展定位,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促进西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将规划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旅游项目,重点支持丝路自驾车营地、鲁沙尔文化旅游产业园开发、湟源丹噶尔古城开发、智慧旅游、大通冰雪旅游、湟源扎藏寺景区开发、湟中群加国家森林公园自驾车营地,卡阳高山休闲户外旅游区等建设项目。

   魅力格尔木:编制精品旅游新体系

  中国最大的察尔汗盐湖、举世罕见的万丈盐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托勒海胡杨林、西王母瑶池、蒙古风情园……巍峨多姿的格尔木,神秘又热情。

  “格尔木市将以‘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主题,从解决“短板”问题入手,坚持旅游与文化、体育等相融合,强化基础建设,打造精品景区。”据格尔木市旅游局副局长袁军介绍,“十三五”期间,格尔木将构建“高原假日城——大昆仑旅游景区——旅游小城镇——特色旅游村——风情农家乐”的旅游产业体系,力争旅游接待总人数将达到1962.09万人次,总收入约为128.15亿元。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格尔木市旅游局积极搭建宣传促销平台。赴主要客源地召开旅游推介会进行旅游推介;在新华网旅游频道、旅游卫视等旅游咨询平台播放旅游专题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强化格尔木市旅游官方微信平台“魅力格尔木”信息的发布与管理。

  “通过续建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设施、318自驾车营地建设项目及旅游客服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青海自驾游品牌’,2016年准备在沿途开设6个自驾游营地,并与联通公司初步签订框架协议,开展格尔木市智能化旅游。”袁军介绍。

  另外,格尔木市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构建旅游星级公厕体系,世界地质公园重点景点改造、光伏产业观光园建设等项目,总投资约为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