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根下话春耕——隆务镇四合吉村春耕见闻
青海新闻网讯 3月27日上午9点40分,当我们来到隆务镇四合吉村尼玛家院落旁的乡间小道时,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来的有些晚了。带着愧意,我们爬上满载农具、化肥、种子的拖拉机,突突突突地上路了……
行至东山根下,尼玛将手扶停在自家的地头。我们跳下车,扛起扶犁,尼玛59岁的母亲卓尕措艰难的背起一百斤重的化肥,与我们一起从路边走进田间。
在自家地头,尼玛的妻子卡毛将种子、化肥、背篓、农具归置在一起,拿出铁盆,将白色尿素颗粒和褐色磷酸二铵混在一起拌匀,递给卓尕措,卓尕措接过盆子,细心地将一把把化肥均匀地撒在地里。
此时,尼玛和哥哥尼玛才让正忙着卸下拖拉机的车斗,尼玛小女儿达娃卓玛和五岁的弟弟坐在田埂上,沐浴着春日的暖阳,忙不迭地将手中的薯片匆匆塞进嘴里。
尼玛一家共有7亩地,都是水地,在他操作着手扶机耕时,作为乡干部的尼玛才让颇有些惭愧地说,干这活儿可不是全凭力气,还得有技术,我干起来有些吃力。
耕过一片地后,尼玛才让喘着粗气在埂上歇息,他摘下帽子和口罩,脱下手套,头上已是大汗淋漓。闲谈中,他告诉我们,以前用牛犁地不会这么累,机耕节奏要快得多,但好处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除了春种秋收,四合吉村的农民们如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出务工上,在三天的春耕结束后,卡毛就会和村里的妇女结伴去挖虫草,而尼玛才让又会去开同仁县城里的公交车。
“其实现在我已经很满足了,自家有地,政府发放农业补贴,不用上税,又能务工挣钱,心里感觉很踏实。”这一瞬间,他的目光中又满含希冀,“再过一个多月,等苗子长起来的时候,看到油绿油绿的麦苗,会让你忘掉一切的烦恼!”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四合吉村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耕耘,在播种,在欢笑,浅耕、深耕、培埂、沟渠、施肥、播种……将脚下的大地梳理的纹路清晰,井井有条。
挥别尼玛才让一家,我们从垄上走过,带着泥土的清香,带着有耕耘就有收获的希冀,带着双脚踩在土地上的踏实感,向田野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