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一只活羊换了一双普通胶鞋!这是我十多年前在长江源头地区的治多县索加乡采访到的一件真真切切的事情。这一桩看上去价值确实悬殊得有点离谱的交易,既非羊的主人脑子进水,也不是胶鞋的主人搞了商业欺诈。而是因为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索加乡实在太遥远、太偏僻了。
试想,那时候,西宁到玉树有800多公里的路程,其中600多公里是砂路,再加上玉树到治多又是近200公里的简易砂路,这就是1000公里,驱车需要三个整天。而索加乡离治多还有将近270公里,之间要穿越一片又一片的沼泽地,开车横渡一条又一条的河流,既使车况好,路上不当“团长”,还是需要走整整两天。正因为这样,大部分索加乡的牧民甚至连治多县城都没有去过。以至于羊的主人在很长时间内实在没有地方去买一双合脚的鞋子。
如今,玉树市通了高速公路,治多县通了二级公路,索加乡也通了四级砂路,从治多到索加开车只需要半天就到了,拿羊去换鞋穿的故事再也没发生过。
之所以举出这么一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一下,解决“行路难”问题,对于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是何等重要。
之所以举出这么一个例子,就是想印证一下,近年来广大偏远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是多么天翻地覆。
公路,是贫困地区目前最主要甚至是惟一的现代交通方式。无论是走进我省东部的贫困山村,还是跋涉于三江源的茫茫草原,这种感受尤为强烈,这种体会格外切身。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有计划、大规模地组织开展的交通扶贫,使我省广大贫困地区“行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路网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交通对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贫困地区发展面貌得到切实改变。
而在“十三五”期间,针对仍然面临贫困地区基础交通网络覆盖不足、对外联系通道衔接不畅、运输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等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面对特别紧迫的脱贫攻坚任务,我省交通人立下了力争用4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托底性的建设任务,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打牢基础、做好引领的“军令状”,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地区农牧民因交通不畅而在小康路上掉队。
这里,我们在为我省贫困地区交通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交通人的“军令状”点个“赞”的同时,也期盼着接下来能够乘势而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好未来交通规划的落实。也让如今的“治多到索加竟然走了半天”的现状,成为将来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