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萨日朗花开不败 革命者青春永不衰——拉毛扎西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马广祺 报道)蒙古族人是最重感情的。拉毛扎西,一位蒙古族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来,默默地把他的全部都奉献给了美丽富饶的哈勒景大草原。在他平凡的村干部生涯中,不辞劳苦,辛勤劳作,捧出了累累硕果。
走进拉毛扎西的家中,桌子上、抽屉里,满是他在这18年的工作中获得过的省州县颁发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状,墙上也挂了不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锲而不舍的努力和拼搏精神,哪有获得荣誉的喜悦。这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对他工作的肯定。
交流交融,树起民族团结的典范
拉毛扎西是海晏县哈勒景乡哈勒景村的一位普通牧民,说他普通,是他和其他的牧民一样,早起晚归,辛勤劳作,过着普通的牧民生活。可他又是一个极不普通的人,不仅仅因为他是带领群众走上富裕路的“领头人”,更是因为他的家庭是个多民族家庭。说起他的家庭构成,全村人都知道他的家庭是由蒙古族、藏族、回族和汉族四个民族组成的。多年来,家庭各成员间相互尊重,和睦共处,从来没有发生过因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在全村树立了民族间和睦相处、融合发展的典范。
作为一个有蒙古族、藏族、汉族、土族、回族五个民族组成的村,各民族间信仰、风俗习惯不同。搞好民族团结是全村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拉毛扎西说“光做好自家的民族团结还是不够的,只有全村各民族间团结稳定了,各民族间形成合力了,才会真正的实现民族团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维护民族团结工作的重心放在对牧民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上,经常有针对性地在牧民中开展宣传讲解工作,有效地增强了全村牧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他身体力行,在带头维护着多民族“小家庭”的同时,示范引领、维护好了各民族“大家庭”的稳定,为哈勒景村走上文明、富裕、团结进步、和谐发展路子做出了贡献。2014年拉毛扎西被青海省委评为全省民族团结之花和全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个人。
带领农牧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
哈勒景村是蒙古族聚居的牧业村,自实行牲畜分户经营后,这个村的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生产科技含量低,牧民的生活条件差。为完善生产基础、提高生产科技含量,拉毛扎西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带头参加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搞畜牧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2幢230个平方米羊棚,实现了暖棚养羊;引进冬春牲畜补饲技术,建成70亩的饲草料基地;建成占地700亩的春冬围栏草场,开展了牲畜围栏轮牧,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
1996年,35岁的拉毛扎西被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便挑起了带领全村牧民脱贫致富的重任。上任后,针对牧户生产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他积极动员牧民群众加大对畜牧基础设施的投入,紧紧抓住国家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2014年年底,全村累计建成了3.7万平方米的永久性羊用暖棚309幢,98%的牧户实现了养羊暖棚化;建成药浴池7处,配种点2处;建成围栏草场18万亩,建成优质饲草料基地8200亩。兴修人畜饮水管道2条,打土井58眼,基本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修建乡村道路2条,全村牧户实现了永久定居和通电,全村广播电视及移动通讯覆盖率达到了100%。
2010年,拉毛扎西带领牧户成立了哈勒景村赛汗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并被全村牧户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在他的鼓励和引导下哈勒景村农牧户全部加入了该合作社。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较全乡增收近2000元。
发挥党员作用,争创先进党支部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拉毛扎西心里明白,作为一名党员和村党支部书记,首先要在党员和村“两委”班子中树立起先锋模范的作用,2013年,哈勒景村被定为全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结合项目在哈勒景村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村级党员活动室和村民活动中心,成为全省党建观摩点,拉毛扎西对这个活动室的建成倾注了汗水,风里来,雨里去,操碎了心。平日里,他很注重党员的学习和培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学到了很多知识,能够通俗易懂地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
拉毛扎西以身作则,对工作兢兢业业,按时召开村民大会并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哈勒景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相处和谐,干事得力,他的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其他村干部和牧民的赞誉和信任,村干部和牧民都说他是个“实干家”。同时,他也多次被州、县、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所在支部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党支部”。
蒙古族有个谚语:萨日朗花开不败,革命者青春永不衰。现年已经54岁的拉毛扎西已不再担任村支部书记,可他一如既往地拖着不灵便的腿为村里的事情跑前跑后。为了哈勒景村的发展,为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出谋划策,跑项目、争资金。他说“只要我有能力,我就为村里出把力”。要踢好“头三脚”,更要踢好“后三脚”,为接班人留下厚实的“家业”,这样才问心无愧。拉毛扎西整天想的是哈勒景村各族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追求的是哈勒景广袤草原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