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创新履职方式 创建“安乐之都”
乐都区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不断突破和创新,工作亮点频现。人大工作在“有底气、接地气、见实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因为人大工作的助力,乐都,更加名副其实,成为群众心中的“安乐之都”。
“两室一平台”
为人大工作助力
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乐都区把“两室一平台”建设工作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使全区代表工作从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代表活动等方面逐步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代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成效如何取得?乐都区人大常委会多次派专人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大学习考察“两室一平台”建设工作情况,组织乡镇人大主席开展全区“两室一平台”建设工作观摩、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指导全区19个乡镇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室”,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了代表学习、视察、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建议办理等制度,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各项活动搭建了载体、提供了平台。“两室一平台”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各县(区)人大前列。
进一步拓宽代表活动渠道
为加强、改进和创新代表工作,进一步拓宽代表活动渠道,组织指导代表开展好闭会期间的活动,调动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省、市人大的要求认真开展人大代表接待室建设活动。
接待室建设按照“一个场所、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块信息公示栏、一部电话”等“六个一”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购置了电脑、打印机2套,办公桌椅2套,文件柜5组等办公设备,投入经费17000元。区人大常委会在建设人大代表接待室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四个平台”作用:收集民意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诚心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为人大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创建一个重要渠道;分流疏导的平台——人大可以及时了解代表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基层的矛盾化解工作;共谋发展的平台——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化为建议议案,提交相关部门研究,使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展示人大代表形象的平台——向群众展示了人大代表工作的积极现状。
推行“一线工作法”
每次集中视察调研前,区人大常委会都会成立由省、市、区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组成的调研小组,利用2至3天时间开展随机调研,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如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也为在常委会会议上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打好了基础。调研通常只安排一辆中巴车,做到了不增加被视察调研单位的负担、不安排集中用餐、不接受被调研单位宴请。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区常委会主任、各副主任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社会稳定等中心工作,并多次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常委会各级领导负责协调的“民小公路”、站前广场等征地拆迁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积极促进民生改善
“人民代表为人民”。无论开展监督工作,还是决定重大事项,常委会都把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真实反映群众意愿,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乐都区人大常委会对民生改善工作从未松懈:对全区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进行了调研,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强化保障金征管工作;为方便残疾人生产生活,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无障碍社会环境;为方便群众就医,不断加快队伍建设,进一步补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人员和信息员;积极推进“金保工程”信息化建设,积极修正和完善参保人员信息。
注重宣传报道
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乐都区人大常委会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参与,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会议、监督工作和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的情况。同时及时编发人大会刊,加强对外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代表履职情况等常委会重点工作,及时编发信息简报,展现人大工作新气象。除此之外,人大常委会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以及视察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时,还邀请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让群众通过媒体及时了解人大工作动态和政府工作情况。乐都人大门户网站也在积极建设中。
每一次创新、每一个亮点、每一件成效,都是乐都区人大“倾真情、办实事、达民意”的直接体现,满载着人民的期盼和心声。(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