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红军后代赴循化追寻先辈足迹

29.08.2016  12:33

  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黄河南岸的小山坳里,一段红色历史伴随着黄河水流淌在人们的心间。8月27日,“回望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这里,触摸那段红色的记忆,回顾400多名红军西路军战士在红光村的悲壮历史。

   红光村的红军情

  干净整洁的街道,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悠扬的红色歌曲,穿着红军服装的小孩子,盛装打扮的村民……当记者走进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的时候便感受到了红色的气息。

  记者在红光村红军小学门口遇到了一位手柱拐杖,胡须花白的老爷爷。他叫马明良,今年已有84岁高龄,他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得知西路军后代要来红光村,老人早早来到了这里。

  17岁放羊的时候,遇到了解放军,给他们带路,此后马明良便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而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解放循化的时候为了阻止解放军过黄河,马步芳将循化县内黄河上唯一的吊桥一把火烧了。“解放军没法过河,村民们便将自家的门板拆下来,铺在桥上。”马明良比划着告诉记者。

  马明良作为一名解放军老战士,对红军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他的言语中最多的关键词是:毛主席、解放军、王震将军。

   雕琢的红色符号

  当天中午,在海东市委书记于丛乐和红光村村民的热情欢迎中,采访团进入了红光村,西路军将士后代们更是亲热地抱起穿着红军服装的小孩子合影留念。而让全国20余家晚报的总编辑、记者和西路军后代们震撼的是,70年前在这里生活过的西路红军留下的红色符号。

  在红光清真寺,红军小学校长马明全向大家介绍了红光村中的红色印记:“被俘红军西路军战士在建造红光清真寺和西路军红军小学时,虽遭敌人的严密监视,但他们坚信‘红军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采取各种方式与敌人进行了机智顽强的斗争,在修建过程中巧妙地将红五星、镰刀、斧头、工字、领章等象征革命的图案雕刻在花砖之中,镶嵌在墙壁之上。”

  站在清真寺大殿正前方,可以看到屋脊的花雕上镂空雕刻着许多高约几厘米的五角星。在距五角星不远的地方,有弯口朝上的月牙形雕刻,月牙上带着小小的手柄,像一把弯弯的镰刀。还零散地分布着一些被刻成“H”形的图案,这些都是变换了形状的“工”字。

  83岁的原国防大学教授朱玉看到这些后说道:“他们虽然被俘了,但他们没有叛变,他们革命的信念没有丢,这也是在与敌人进行机智顽强的斗争,这大殿上雕刻着的符号就是最有力的见证,这也再次证明了西路军将士对革命的忠贞不渝!”

  在红光村,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符号不仅仅是这些,与清真寺大殿相对应的唤礼楼别具一格地采用了四角楼的造型,看似无意的变化实际暗含蕴意——“四”象征西路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四根柱子采用一根到顶的通天柱,以此暗含抗战到底的决心。细微之处,处处留下红色革命的痕迹和决心。

  “在当时的情况下,留下这些符号很是不易的,是一种革命精神在支撑着他们。”王定烈之女王娟娟看着这些符号感叹道。而这种红色符号流传下来保存至今,不仅仅成为了红西路军的见证,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

   红色信仰的传承

  在红光村村民家的大门上,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红光村所有人家的大门与其他地方的大门有着细微不同,他们大门上的木刻雕花不全是花草图案,每户人家大门的门头正中央都雕刻着一个五角星。

  “红光村从赞不乎村改为红光村的寓意是,红军精神光照千秋。70年前红军用他们的技艺雕刻着他们的红色信仰。现在,我们要将这种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发扬红军精神,继承革命传统。”红光村党委书记马一四夫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从红光村红军小学教师马忠明老师口中得知,为了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军精神,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小学全体师生发扬红军的无私奉献精神自愿垫资7万多元,全力以赴投入到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的工作中,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经过各方的关怀,红军小学成为全国第七所、青海省第一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也慕名前来参观,缅怀革命先烈。(李增平)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