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放尽放 当管管好 东莞环评改革提速增效 严格监管重罚违法企业

06.07.2015  10:44

  ◆本报记者黄慧诚 通讯员李佳伟

  “这次来是为分厂办理环评手续的,资料都在网上提交,一个星期就办好了,整个过程只来了环保局两次。

  记者近日来到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广东省东莞市,在市环保局办事窗口,某五金模具厂负责人万先生告诉记者,上一次办理环评手续,一套程序走下来花了不少时间。让万先生觉得省时又省事的是,东莞环评改革带来了提速增效。

   豁免+备案,省时又省事  

  2012年4月,东莞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根据东莞商事登记改革要求,所有环保审批事项一律从工商登记注册前置改为后置。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东莞市环保局主动与工商部门沟通对接,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东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全面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取消预审环节、实行分级分类审批、试行豁免及备案管理、简化环评形式内容、实行差别化准入、公开环评审批信息、试点环保前端服务、推行网上环评审批……伴随全市商事登记改革的推进,东莞环保部门不失时机地推出和完善各项环评改革措施。

  “其中,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当属重头戏。”东莞市环保局相关人员介绍说,2014年4月,市环保局制定了《关于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审批及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的通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没有明确规定,且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存在噪声废气扰民,没有明显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试行环评豁免审批管理。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部分非工业类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由审批制改革为备案制,建设单位可通过网上申报或窗口办理两种方式进行备案,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

  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是否真能为企业带来便利?

  记者在大朗镇一家名为“炎峰服饰”的服装加工厂看到,在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内,两名工人正用蒸汽熨斗烫熨衣服,另有两名工人分别负责挑拣线头和打包装箱。大朗镇环保分局随行人员告诉记者,工厂位于园区内,主要污染物就是线头,基本上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根据豁免与备案管理名录,这间工厂属于备案管理对象,只要填张环评备案表即可。

  统计显示,在此次环评改革过程中,东莞累计取消行政审批13项,调整6项审批项目为服务性项目,审批事项压减率达68.4%。

   服务+监管,尽心又尽力  

  要不是炎峰服饰的老板亲口说出,记者真不敢相信,那份环评备案表还是大朗镇环保分局工作人员送上门来的。

  “从管理到服务,角色变化了,工作更多了,责任更重了。”东莞市环保局大朗分局审批股股长阿峰说,现在更能体会到“公仆”的含义。

  在大朗镇环保分局审批股办公室记者看到,两名女同志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刚从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的商事登记信息。她们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逐一甄别,确定企业是否需要办理环评手续和需要办理哪些环评手续,然后填写《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寄去。

  令记者疑惑的是,审批股仅有两名女同志?原来,其余6名男同志都奔往各家企业,现场检查与办公。“他们比我们还辛苦。

  为填补环保后置可能带来的“真空”,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各镇环保分局要做好业务办理告知和后续跟踪督办工作。

  凡需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在提取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挂号信或主动上门等形式,向企业发出《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在提取信息后15个工作日内,派人到现场督促、指导企业办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落实环保“三同时”要求。鼓励各环保分局对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现场直接办理相关审批(验收)手续。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东莞市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危险废物综合经营、危险废物收集经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娱乐场所经营等四大行业实行属地监督管理,各环保分局在获取企业商事登记信息后,须突出加强监督管理,对未取得审批就从事需许可经营项目活动的,必须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为促使各环保分局及时做好服务监管工作,东莞市环保局还建立了商改工作通报机制,每月一通报,对连续3个月排名倒数前3名的分局,由纪检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

  据统计,2014年1~9月,东莞市环保系统累计发出行政命令1141宗,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983宗,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441宗,罚款4590万元。

   诚信+法治,利政又利民  

  “每天都有许多注册的。”据阿峰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大朗镇环保分局共从环保、工商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企业工商登记信息1803条。“经初步甄别,需要办理环保手续的企业有729家,每家企业都要逐一上门核实,每天平均十几家。

  据介绍,有些企业在注册登记时填报信息不清楚,包括地址都不详细,甚至个别就是“皮包”公司,让监管人员颇费周折。“苦点累点还无所谓,最担心的是个别注册企业挂羊头卖狗肉,从事重污染行业。”阿峰说。

  对于上述问题,东莞市环保局相关领导表示,当前环保是政府重点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希望各镇能增加环保人员。各地环保分局要按照建立“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市场监管体系的目标要求,创新思路和举措,建立规范、高效、管用的环境监管工作机制。

  比如,充分调动村级监管力量。为做好商事主体后续监管工作,东莞市环保局制定了《东莞市村级环保协管员管理办法》。目前,各环保分局均建立了辖区内的协管员队伍。

  同时,创新社会管理,鼓励支持发展环保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环境信用监管,东莞市在加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基础上,还制定了环保经营异常名录、退出、分类监管、黑名单等4项信用约束管理制度,分类加强商事主体环境监管。

  建立和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的要求,环保部门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属于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监管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在3日内以函件方式告知相关部门。同时,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转送过来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线索,及时查处,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查处结果函复相关部门。对受到其他部门处罚的商事主体,须对其履行环保手续的情况进行重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