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城市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青海新闻网讯
东部城市群建设启动以来,海东作为承接我省西部和国家东中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东部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空间和主要战场,紧紧围绕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按照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在2013年,海东市紧紧抓住撤地设市等重大机遇,强化规划管理,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园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创新融资模式,东部城市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悉,为加快全市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海东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的原则,累计投入规划资金3.2亿元,先后编制完成6个县的县城总规、控规以及《海东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核心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等规划,乐都朝阳山等11个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12个重点镇、416个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加快《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海东市湟水河景观湿地详细规划》等14个规划编制工作,城市主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60%。
树立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狠抓项目和投资工作。2013年全市各类项目完成投资405.4亿元,增长5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6.1个百分点;争取专项资金84.5亿元,增长20.2%。其中,东部城市群建设完成投资347.3亿元,占完成全部投资的85.6%;安排各类专项资金36.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48项,到位资金1.34亿元,增长66%,发挥了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9.35亿元,主要实施了投资0.94万元的湟水北干渠一期乐都支渠工程、投资0.96亿元的乐都区109线至装备园区二级公路工程、投资l.5亿元的平安县文祖口水库工程、投资1.8亿元的平安县LNG液化站、投资1.38亿元的民和县河西沟水库工程、投资7.8亿元的民和县油气勘探、投资1.34亿元的民和县大河家水电站工程、投资3.8亿元的互助县一级客用站等项目。
持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成投资133.59亿元,主要实施了投资7.9亿元的平安县保障性住房项目、投资26.98亿元的平安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2亿元的海东市古城中街道路工程、投资2.6亿元的乐都县地下商业步行街人防工程、投资2亿元的民和县官亭、古鄯镇等7个集镇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投资0.89亿元的互助县第二水源及县城输水管网建设工程等项目。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完成投资2.2 3亿元,主要实施了投资0.32亿元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投资0.49亿元的天然林保护、0.21亿元退耕还林、0.12亿元互助县森林公安综合办公楼工程等等项目。
全力推进民生改善和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3.86亿元,主要实施了投资0.21亿元的互助县第一高级中学项目、投资1.28亿元的平安县文化体育公园、投资0.51亿元的乐都区8所标准化学校、投资0.19亿元的乐都县人民医院,投资0.38亿元的民和县第一中学图书馆、投资0.66亿元的民和县第三中学、投资0.87亿元的互助县标准化学校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等项目。
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成投资146.24亿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8亿元的平安县高精铝型材年产20万吨铝板生产线、投资3.9亿元的乐都青海九通集团31台矿热炉余热发电、投资4.2亿元的青海耀华锂铝硅浮法玻璃生产线、投资58亿元的民和青海西部水电40万吨铝基合金大钣金、投资15.8亿元的青海和兴炭素年产25万吨炭素预焙阳极、投资12.89亿元的互助县威远年产3万吨优质青稞酒技术改造等项目。
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互助绿色产业园纳入海东工业园区,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 目前,“一区四园”的产业定位进一步明晰,入驻企业达到38家,投产企业达到26家,与全省现有产业相对接,形成有效的产业延伸和互补,园区已开开基础配套建设项目74项,完成投资27.51亿元,提升园区水、电、路、气、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能力; 中小企业园、“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园等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三能”光伏、安飞电子、康泰铸锻大压机、3万吨青稞原酒生产线等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项目正在加速集中,“高新轻优”产业架构逐渐清晰。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7亿元。高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面, 已逐步形成了 “一心一核三园”的发展格局,即乐都区、平安县与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融为一体形成市县(区)共建的一心,互助县为一个核心产业园,民和、化隆、循化为三个产业园。
省委对海东的“五个发展定位”和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海东在兰西经济区、东部城市群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海东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海东经济社会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