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部贫困村:优势产业拔去贫困户“穷根”
产业扶贫
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把石头、沙土等材料制作成各类手工艺品,已变成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托坝村村民马沙飞耶一天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可别小看这些石头、沙子,我靠它们差不多每月能挣上1600多元呢。”马沙飞耶指着堆放在身边的石头和沙子说道。马沙飞耶是托坝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于家里没有其他劳力,自己常年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不能出去务工,这成了她家致贫的原因。
近年来,循化县把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提升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扶贫模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这给像马沙飞耶这样既没办法外出务工又没有技术的贫困户们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马沙飞耶手中的石头和沙子以及模板是循化县博艺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该公司负责人马德功说,产品的原材料和销售都由公司承保,村民们什么都不用担心。
据马德功介绍,公司所经营的撒拉黄河石艺画、撒拉族刺绣、绒画、黄河沙画等系列产品中大部分产品都是来自周边的农户及贫困户之手,村民们差不多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就可以在自己家制作产品,为了打消贫困户的顾虑,在培训期间政府还为每人每月发放1200元的补助资金。
目前,该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携手循化县政府依托“公司+农户+基地”的扶贫模式,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增收致富的行列中来。预计到2018年实现产值近1亿元,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1000余人。
那边撒拉族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稳定脱贫,这边文都藏族乡拉兄村的村民也正因光伏产业在村子里落户而收益。
看着拉兄村的100公顷地上一块块光伏电板搭建起来,村党支部书记朋毛当知说:“有了这些蓝板板,大家现在每年能分红到2000元,还可以去光伏电站打工,以后就不用跑远门了。”
说到这里朋毛当知给我算了笔账,现在村里100公顷地每年就有15.6万元的固定收益,再加上每人5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这让村子离脱贫更近一步了。
“以前自己想做些什么,但是因为没钱啥也做不了。现在好了,政府这么帮我们,还给我们带来了项目和钱,我们也不能掉链子”正在油菜地里除草的村民王周吉说,她打算用这些钱入股到村里的粮油综合开发公司里去,自己再多种2公顷的菜籽,用来加工菜籽油。
如今,拉兄村除了光伏扶贫产业项目、仙红辣椒开发有限公司入驻等“造血”外,村里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吸收和带动了村民们一起致富,有从事民族特色服饰的拉姆服饰公司、有搞面粉、杂粮、菜籽油加工的粮食综合开发公司等。(苏烽)
第一书记风采
把群众福祉扛在肩上
烈日炎炎。和骄阳一样火热的,是海东市平安区街头马毛草和妻子韩亥牙日的麻辣烫小摊。
“大姐,昨天下午下班过来你的摊儿就不见了,你们收摊儿真早。”
“是啊,不到下班时间我的串儿就卖完了!”韩亥牙日喜滋滋地说,身边的聋哑丈夫马毛草也乐呵呵地点着头。
马毛草夫妻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中庄村的贫困户,夫妻俩和马毛草的父亲马才地、两个孩子一起生活,马才地年老体弱,马毛草和妻子都是残疾人,过去家里十分贫困。今年春天,夫妻俩在驻村第一书记王志俊的帮助下,靠着1米见方的麻辣烫摊儿“创业”,每天都有两三百元的收入,日子好了,两口子的精神头儿越来越足,身残志坚的夫妻俩成了村子里乃至全乡的致富模范户。
“过去,村子里的贫困户宁愿受穷也不出去打工,马毛草夫妻俩做了好榜样,现在贫困群众也愿意走出去,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王志俊说。
去年10月,海东市发展和改革局的王志俊被选派到中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到村子,王志俊就和工作队的韦树洲、韩有清一起走村串户,全面掌握农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贫困状况,将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来,和村民们一起有针对性地理思路、出主意、想办法。
王志俊刚来到村子时,广场上的办公楼内没有设备,那时候开会,都在村干部或者村民家里。在走村入户的同时,王志俊多次和所在单位协调,筹措资金12.7万元,为办公楼内配备了办公桌椅,农家书屋,活动墙等设施。
依托全省有名的“黄河彩篮”工程,近年来中庄村流转了90%的承包地,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被解放了出来。腾出了劳动力,王志俊和驻村工作队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循化县中庄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并与此地的“黄河彩篮”、德林公司签订了用工协议,为61户贫困户家庭中的100多名剩余劳动力搭建了增收平台。
“每个贫困户家出去一个人,一年外出7个月,人均收入就有2万元左右,再加上土地流转的费用,算下来人均收入可以达到6000元左右,这样下去,村子里的贫困户今年就可以脱贫。”王志俊给记者算着账。“我们还将村里剩下的土地整理出了20公顷,成立了养殖小区,下设39个合作社,让贫困户进入养殖基地,年底分红。”
有拉面手艺的村民高吾买日苦于没有创业资金,他找到了王志俊。
为了解决村民发展产业、外出创业时资金不足的问题,村上计划每年从银行贷款100万元以上。经过协调,目前不仅县农村信用社同意村里的110户农户贷款资金规模达到335万元,县邮政储蓄银行也确定了100户重点支持农户,每户贷款资金可达10万元。对贫困户有意贷款却无力经营的,村上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形式,组织他们把优惠贷款投放到龙头企业,按比例分红,并在企业务工,形成资产和劳务双重收益。
《贫困户档案》,《脱贫施策计划》,《帮扶项目分类》,王志俊的办公桌上,一本本材料的角都被他翻看得卷了起来,而一条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清晰明了起来。肩扛着中庄村百姓的福祉,王志俊和他的工作队阔步向前。(苑玉虹)
城里亲戚上门来
帮村帮户帮出一片“新天地”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亲戚了,以后家里有啥困难,有啥打算,就打这个结亲卡上的电话。”
6月14日,记者见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乡拉兄村的贫困户王周吉时,她依然清晰得记得联点干部韩清明上门认亲时候的情形。
在今年的结对认亲帮扶工作中,省经信委的27名党员干部和拉兄村27户贫困户以“一对一”的形式结成“对子”。帮扶单位形成合力“帮村”,联点干部上门结对认亲“帮户”的“双帮”工作由此展开。
初来村上,联户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道,走访入户,倾听民意。在得知早在2012年因一场山洪把连接村子的唯一一座桥冲毁,村民耕种务农都要绕山两三公里的事情后,省经信委副主任刘小宁的心里一点都不好受。
“山路遥远崎岖,耽误时间不说,还非常危险,一旦出个啥事,那可就不得了。”鉴于这种情况,刘小宁和驻村工作队其他成员溯源山路而上,实地查看当年冲毁的桥梁,同时和省、市相关单位协调、对接,目前,重建村东边被洪水冲毁的桥梁的事情已被提上日程,同时实施村里耕地水渠建设也将同时跟进。
村“第一书记”马汝杰在这次“双帮”活动中与村民李本才旦结成了“亲戚”。李本才旦家一共七口人,两个老人,三个孩子,主要因为缺少劳动力、缺乏技能和资金致贫,对于这样的家庭要如何脱贫,他自有打算。
村里有两家企业,分别是腊姆服饰公司和文都乡粮油综合开发公司,针对像李本才旦这样的家庭,帮扶干部们协同商量,打算和村上这两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谈谈合作,计划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这部分资金入股到企业,年终以分红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目前正在听取贫困户意见。
“拉兄村总体而言是一个农业村,村民基本以务农为主,农闲时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赚钱,因而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收入渠道狭窄,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村民大多缺乏技能,所以部分村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找准致贫原因后,帮扶单位和联点干部借力正在全省范围开展的“百村联百企”活动,积极和循化仙红辣椒公司合作,签订收购合同,实施53.33公顷高产油菜籽示范种植项目。
“种上油菜籽以后,企业可以按照保护价收购,这样一来,村民既可以把原先撂荒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流转出去,还可以保障销售渠道。”村党支部书记彭毛当至说。
另外,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这几年拉兄村考出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因学致贫的情况也日益凸显,针对这种情况,联点干部积极捐献教学物资,同时通过“雨露计划”积极为村里的大学生争取助学补贴,据悉,今年九月份入学的新生根据其录取批次的不同,将能领取3000元至5000元的入学补贴。(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