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着力补齐发展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精准加力补短板。要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水利工程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正式启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过去的一年,我省加快补齐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短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后劲越来越足。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去年,我省有11万人实现了脱贫摘帽,但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韩永东代表认为,下一步,我们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把握精准是要义,坚持好、运用好在实践中形成的有益经验,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就能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支撑,传统产业改造也好,新兴产业培育也好,发展方式转变也好,离开创新都寸步难行”。李小松代表认为,作为欠发达地区,青海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好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培养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努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洪伟委员表示,我省地处内陆偏远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且全省98%的国土面积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依靠中央财政补助,保障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商贸流通成本相对较高。受自然条件影响,蔬菜生产能力不足,旺季蔬菜自给率仅能达到50%左右,淡季供应率只有30%左右,自给率偏低。蔬菜供应主要从甘肃、四川、山东等地调运,“最后一公里”经历的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较多,增加了销售成本;本地蔬菜品种少、数量少、季节性供求矛盾突出、运输成本高,平抑市场价格的后劲不足等特点,蔬菜价格容易受到外地蔬菜输入性影响。
“建设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将有效解决这些发展难题,探索开展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加快构建以点带面、覆盖全省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以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洪伟说。(张海虎 张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