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会特刊 今日视点:青海,提升发展新温度

30.01.2016  13:35

   有温度的政策才能暖人心。这个温度,是民心所向;这个温度,是你我所愿;这个温度,温暖你我未来的路。

   翻开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件件实事传递出热能与动力,一行行数字释放出智慧与力量,一段段文字展现出责任与担当——

   今日视点

  经济发展换挡调速,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疾驰中的“青海号”列车,在驶向更加和谐美丽的征程中,有速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这个温度,是民心所向;这个温度,是你我所愿;这个温度,温暖你我他。

  温度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而去?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翻开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件件实事传递出热能与动力,一行行数字释放出智慧与力量,一段段文字展现出责任与担当。我们看到——

  关乎你我的修路盖房、上学就业、看病健身……民生福祉“小事”不小,枝叶总关情。

  关乎未来的环境治理、湿地保护、退牧还草……生态保护“大事”不缓,细微处见真知。

  关乎大局的“平安青海”建设、健全完善信访、化解矛盾纠纷……民族团结“要事”不拖,事事尽其功。

  惠民之策,暖民之心。无论是已经落地的、还是新出台将实施的一项项温暖政策,无不在增进青海发展的新温度。

   奏响绿色和谐交响曲——绿色福利你我共享

  一笔笔勾画,一个个圈点……省人大代表欧格手中的那份《政府工作报告》沉甸甸又亮闪闪。说它沉甸甸,是因为这里面写满了需要肩负的重任与使命;说它亮闪闪,是因为这里面饱含着家乡父老的殷切希望与期待。

  “囊谦不仅是我省的‘南大门’,也是三江源地区的一颗明珠,这几年,随着生态保护相关政策的大力实施,让我们这里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得知我到西宁参加全省‘两会’,家乡父老都特别高兴,每天都盼着我给他们带回去好消息呢。”这位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代表一边翻阅《政府工作报告》一边说。

  素有“中华水塔”美誉之称的我省,近年来,一直严守生态“红线”,因为,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青海儿女深知,保护好生态,是大美青海的基石;保护好生态,是党和国家的重托。

  “去年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把绿色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加快形成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有了新成就,基本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这些都为‘十三五’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省人大代表曹宏语气坚定,信心十足。

  回顾过去五年,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增草增绿增水成效显著,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

  祁连山生态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有序推进,青海湖水域面积为15年来最大,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

  全省基本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持续改善,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3%……

  当“青海蓝”成为微信圈里的一抹亮色,当人们倘徉在青山绿草中欢笑嬉戏,当大天鹅惬意地生活在青海湖畔不舍离去……天蓝、树绿、水清之景,印证了省政协委员沈慧林在发言时提到的这句话,“青海最靓丽的名片就在于生态,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生态责任不懈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责任不放松。”

  如何打造靓丽名片?

  《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作答——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打造清新洁净、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文化等产业;加快推进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

  前行的灯塔已点亮,脚下的路线图已明晰。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不仅是代表我省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青海各族儿女“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

   凝聚人心最大公约数——民生改善持续增速

  “我们玉树的学校,特别美丽、特别宽敞、特别干净、特别现代……”省政协委员才仁拉毛一连用了四个“特别”,向大家讲述着玉树校园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学生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学习兴致更高了、做作业更主动了。”

  不论是上学还是就医,不论是找工作还是参加社保……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五年,惠民利民的政策频出,随之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傲人成绩有目共睹,也成为了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温暖你、照亮我——

  “五年时间虽不长,可喜成果却颇丰,百万人口圆了安居梦,藏区县城供暖足,邮政服务全覆盖,客运班车通进村,民生保障实打实,正在向普惠型、质量型转变。”省政协委员王兰英幽默地说。

  的确,从更充分的就业,到更满意的收入;从大幅减少的贫困人口,到不断健全的社保体系;从长足发展的教育事业,到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从医疗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到城乡居民住房全面改善,再到农牧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五年,弹指一挥间,这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生活在青海大地上的各族群众,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015年民生十件实事圆满完成,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备受期待。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高,群众的生活温度步步高,笑意写在大家脸上,满意刻在大家心中。

  “报告在安排民生问题上呈现‘三一三剩一格局’:一是就业、健康、保障,全力促进创业就业,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住房、教育、收入,努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实施教育惠民项目,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三是脱贫、环境、文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一个‘剩’就是安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省人大代表王小青说。

  毫无疑问,当全力增进各族群众福祉成为工作主线,改革发展成果必将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全省各族人民群众,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让团结之花竞相绽放——“浇水施肥”勤灌溉

  民族团结是全省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回顾青海发展历程,一部青海发展史,就是一部青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

  “民族团结并非空洞的,而是实在的,并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就在我们身边。”省人大代表艾尼阿更说。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看病越来越方便了,住房越来越宽敞了……可以说,这些变化和成就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的坚实基础。

  “2016年政府重点工作中,有好多实惠都与我们牧民群众息息相关,比如建立农牧民进城、购房和租房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标准等非常实惠的政策,让我对明天的日子充满希望,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省人大代表卓么措高兴地说。

  主动作为才能顺民心,有温度的政策才能暖人心。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在推动各民族共享共建共赢中,我省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向前,社会和谐局面不断巩固。

  人心齐,泰山移。事实证明,民族团结是我省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是青海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共同意志所系。

  正如省人大代表旦科所言,“坚持团结稳定不放松,加快促进共同繁荣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省情的切实决策。”

  美丽是你我所愿,和谐更是你我所愿。从湟水河畔到昆仑山下,从积石山下到哈拉湖边,处处呈现出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祥和美景,这美景是美丽青海最闪亮的景致。

  美丽你我所愿,和谐你我所愿。从昨日温暖的时光走来,迎着未来温暖的阳光,我们继续前行,推动青海发展、增强青海温度的强大合力在日益凝聚……

  [1]  [2]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