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05.03.2023  08:4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江源。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立于三江之源,素有“中华水塔”之誉,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生态,已然成为青海发展“关键词”。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近年来,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江源儿女心怀“国之大者”,扛起源头责任,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倾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终使三江之源水清草盛、“中华水塔”源净流洁。

守护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黄灵燕 摄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中华水塔”内源动力

  “我从小在黄河源头长大,作为生态管护员,我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生态环境,让源头的清水造福子孙后代。”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久迈唔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内,牧民群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已经实现了“一户一岗”全覆盖……和久迈唔赛一样,三江源国家公园数以万计的生态管护员作为三江源的世居居民,在守护好家园的同时,也担负起了生态监测员、国家公园宣传员等诸多职责,广大牧民从草原的利用者变为了生态的守护者,保护好生态的同时,收入也大幅提高。

  数据显示,2022年青海省稳定14.51万个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全年直补民众生态管护报酬和各类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9.11亿元,“生态美”和“民众富”同步实现。

  “生态补偿制度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加快、生态保护实践探索不断深化而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德说:“今年我准备的提案名称是‘关于建立健全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提案’,建议加快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支持探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建立健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长效制度等。”

  刘同德表示,建立健全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推动流域各省(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要举措,更是探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实转化路径的重要实践。

  “我们的期待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真正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和机制,形成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多方合力协同保护共助“中华水塔”日益坚固丰沛

  泽曲湖畔,那位名叫多杰的老人,依然不管严寒酷暑每天在湿地里巡查至少三次,来来回回间,已是他守望“金滩”鸟岛那片方圆700多公顷草场的第23个年头了。

  去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讲述的“多杰老人二十余载默默守望”的感人故事,让多杰老人成了“名人儿”,时隔一年,老人义务守护万亩草原湿地又多了一个帮手,他的儿子也参加了进来!他说,即使自己的背又驼了一些,但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会一直走下去,为的就是守护好“中华水塔”,做一个合格的“护塔人”。

  “其实,像多杰老人这样的故事在我们黄南还很多。”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告诉记者:“这次来北京开会前,我去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调研,县领导就给我讲了扎西当智义务捡拾垃圾15年的故事,我还了解到,河南县把每周三、周六两天定为‘环境保护日’,全县从领导到农牧民都自觉到河边、草场、公路旁捡拾垃圾,大家为的就是守护好‘中华水塔’!”

  夏吾卓玛说,尽心尽力地守护不仅迎来了绿水青山,还使一个个“中华水塔”的守护者成为了受益者,“以水惠民生、以水兴产业、靠水来振兴的良好局面正逐步呈现”。

  “由于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实现了以水惠民生;州里一些地方建起矿泉水厂,部分产品不仅深受省内消费者欢迎,还远销10多个省市,实现了以水兴产业;尖扎县德吉村利用背靠黄河的优势,成为深受省内外游客欢迎的‘高原小三亚’,以前贫困的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靠水来振兴……这一切,都生动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夏吾卓玛说:“我工作生活在最基层,切身感受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大家也更加坚定了守护好‘中华水塔’的决心和信心!”

   科技力量持续助力确保“中华水塔”碧水永续

  如今的湟水河,水质改善明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成为现实,已成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坐标,同时也还给了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据水质监测数据表明,2021年,湟水主要干支流27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实现了“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目标。科技手段的加入和运用,让“源净流清”的景象变得更为清晰、直观。

  守护“中华水塔”,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针对性的技术监测手段等科技力量的助力。

  “青海是‘三江之源’,河流水质处于清洁和本底的状态。青藏高原高海拔严寒缺氧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区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流域生态整体脆弱的情况下,保持‘一江清水向东流’,做好水环境保护的压力可想而知!”今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许庆民说。

  “在过去5年中,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的指示精神,建成覆盖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做好水质监测和动态评估;深化‘三水统筹’,将岸上和河流一起加强保护,将入支流的水和入干流的水一起加强监管,将节约用水、保护水质、改善生态状况统筹管理,地方党委政府、单位和企业自觉承担起水环境保护责任,碧水保卫战取得优异成绩。”许庆民说。

  “建议持续实施水源涵养区流域整体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确保活水好水源源不断地奔向下游;持续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支撑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管理’;加强全流域水环境监管,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生活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加强水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及时消除水环境隐患,提升水环境安全保障能力。”许庆民说:“同时,建议更大力度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企业和社会公众同心协力,共同守护好‘中华水塔’。”

【两会特别报道 代表委员热议】 为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凝智聚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全国两会,Qhnews.Com
我省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4%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2022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Qhnews.Com
海北州已有14所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学校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3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