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 青报观察:民族团结 百姓之福和谐之本
文件摘引
要全力以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这是推动青海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青海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是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牵引性,是现阶段加快青海建设的重要抓手。
——摘自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民族团结是全省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将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摘自省长郝鹏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高端访谈
“我是回族的索菲亚,穆斯林的好娃娃,开斋节,炸馓子,煮手抓,男女老少乐开花”;“汉藏蒙,回土撒,少数民族把手拉,你帮我,我帮他,学校盛开民族花”……这是西宁市兴海路小学师生创作的童谣。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青海,是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最大的藏区,578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7%,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的建制省。特殊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青海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全省大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各民族团结进步始终是一项重大任务。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按照“三年强基础,关键看头年”的要求,高标准、全方位、各领域强力推进,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班玛经验”的总结推广,“三基建设”的积极实践,“平安与振兴工程”的启动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彰显青海特色的“创建经验”,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征程。
“踏上这片土地,就处于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文化和顺、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之中。走访海北州哈勒景乡拉毛扎西家,这个家庭是蒙古、藏、汉、回四个民族水乳交融的典型案例,再次展现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班班多杰教授说。“青海省委省政府通过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实践,正在探索和积累符合青海实际、彰显青海特点的宝贵经验,这项工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它既反映了青海的历史,又符合了青海的现实状况,非常有意义。”
“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连接大山内外,一排排藏式的新居,安住着万千群众;一所所现代化的校园,书声琅琅;一座座设施齐备的崭新医院,为广大藏区群众解除病痛;一片片商贸新区蓬勃兴起,一道道电网跨越青藏高原延伸到玉树,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一场沧桑过后玉树新生的人间奇迹。”省人大代表扎西才吉激动地说道。
……
在新形势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不是对过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简单延续,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拓展和升华。
“要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青海坚持好、拓展好,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突出改善民生这个首要任务,突出民族团结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战略重点,突出依法治理这个基本方略,突出党的领导这个政治保证,突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这个‘牵头抓总’的战略载体的重要作用,推动实现青海的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民宗委副主任马文彪说。
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确保创建活动高水平推进,海北藏族自治州抓住创建全国示范州的机遇,率先在全省第一个以立法形式,颁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创建示范州提供法制保障。
同时,在深刻总结“班玛经验”的基础上,省委进一步科学谋划,在青甘川边界地区的黄南、果洛两州的7县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
果洛藏族自治州把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融入创建活动实践中,突出法制理念,维护法律尊严,积极推进民族宗教领域的依法治理,继海北州后立法颁布了《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促进创建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制定实施了《果洛藏族自治州宗教活动管理办法》,严禁宗教活动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依法打击以宗教为名的各种违法犯罪,依法维护宗教正常秩序。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更需要有力的平台和基础,这就是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正如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所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今年在财政比较困难、支出压力大的情况下,对民生投入没有减少,继续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5.6%。”
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长郝鹏郑重地宣布,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
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城镇新增就业6万多人,超额完成目标,失业率在3.2%以内。
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居民养老保险、低保、失业保险等筹资标准稳步提高。
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奖励性住房建设取得新进展。
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
物价涨幅平稳回落,全年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为近年来最低。
强化扶贫开发主体责任,着力提高精准性和有效性,全年实现脱贫20.9万人。
上述种种成就表明,通过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不懈实践,探索和积累了符合青海实际、彰显青海特点的诸多宝贵经验,这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必须坚持思想引导,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依法治藏理念,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依法、管用、和谐原则,创新寺院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必须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群众参与和群众共享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一线工作法”,切实增强执行力、落实力;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实施,汇聚起创建工作强大合力。
团结固则百业兴。经验告诉我们,过去,青海的开发建设离不开民族团结;现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同样离不开民族团结;将来,青海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依然离不开民族团结。因为,惟有团结,才能和谐稳定,才能激发凝聚力,形成创造力;惟有团结,才能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让各族群众共享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趋和乐。
会场连线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每当人们提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就想到了地处黄南北部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那里有原始森林、丹霞地貌、古朴村居、宗教寺院,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还有惟妙惟肖的热贡艺术让黄南人民更加自豪,数百年来传承着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故有“藏画之乡”的美誉。热贡艺术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
省人大代表李忠说:“2015年,黄南州将紧紧围绕‘两个共同’主题,继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建设平安黄南、小康黄南、幸福黄南、美丽黄南、奋进黄南营造和谐稳定、团结进步的良好环境。”
要坚持教育引领,筑牢思想基础。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和“四个认同”意识,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要坚持依法治州,建设法治黄南。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加大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治理力度,集中力量依法处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草山地界、命案私了等问题。积极顺应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司法公开,依法引导规范各种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坚持标本兼治,建设平安黄南。紧紧抓住藏区维稳的重点和关键,深化重点联系对象排查帮教、重点乡镇(村、社区、寺院)综合整治、非法组织清理和薄弱学校规范管理,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化藏传佛教寺院规范管理年活动,稳步推进寺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覆盖。
要坚持加快发展,实施振兴工程。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有机畜牧业、特色文化旅游业等事关黄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着力改变三省交界地区封闭落后的状况。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受到更多实惠。
创建活动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从省委提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战略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创建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今后的创建活动怎么搞,省政协委员王化平认为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要注意处理好提高生活质量与强化文化认同的关系。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做好的工作。省委提出既要“管肚子”,又要“管脑子”。既要解决好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问题,也要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文化认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要教育群众增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理念,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亲和力。二要注意形成各族共同的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个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中,一定要致力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创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此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要注意处理好继承各民族传统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民族团结进步说到底是一个文化问题。解决文化问题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既包括汉族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弘扬汉族传统文化,也要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都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必须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当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建设各民族、各区域间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倾力打造能够凝聚全省各民族精神力量,树立青海良好形象的文化品牌。让全省人民在文化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三要注意处理好少数民族主体地位和汉族主体地位的关系。现在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是少数民族的事情,少数民族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主体。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少数民族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体,汉族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体。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相关政策的理解度和知晓度,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四要注意处理好做好基础工作与创造新的创建形式的关系。在过去的一年中,各地区各部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于各自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有一些单位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当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全部内容,不注意依托工作,用新的创建形式,推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这是值得忧虑的。我们应当在做好日常基础工作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形成新的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造性地应用到各自工作中,既用基础工作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又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自本职工作,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会场快评:“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了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一部青海发展史,就是一部青海各民族不断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历史。
如今的青海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始终有着矢志不移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而这种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集中体现在全省上下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必须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
“合则俱荣,分则俱损”。
青海各族群众认准了民族团结这个根本,在任何时候都决不动摇,也正基于各民族团结和睦、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我们要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顺应各族群众的新期待,始终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民生问题,以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果,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创建活动中来,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获得最为广泛的群众支持。
我们更应当深入推进依法治理,不断深化思想引导,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让干部群众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