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让创新推动工业发展

29.01.2016  09:14

  中华小记者采访两会 青海新闻网记者孟宁摄

   科技创新,如今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创新”成为代表、委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讲的最多的热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近年来,我省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盐湖提锂、电子级多晶硅、光伏逆变器等多项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在谈到如何加快青海产业发展时,省人大代表王黎明认为,目前,青海省产业技术创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建议对发展情景良好的现有工业企业,特别是有市场、有潜力的企业加大技术创造力度。对市场不景气的工业企业产能进行就地转换,强化对工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王黎明提出,要围绕锂产业、盐化工产业等加大创新力度,加大锂产业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工业中的作用,形成产业化生产技术。要建立“锂基金”,用少量的政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充分利用现有的锂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专家、科研机构积极性,加快将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研发经费和人才引进,制定投资扶持政策,依靠地域优势和市场导向,推动锂电、光电产业发展。”省人大代表黄国俊说。

  格日力代表说:“还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培养领头人才,打造一批领先产品和领军企业,并将人才的培养实现本土化。”

  将乐都打造成河湟“文化之都”

  “乐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教育基础。近年来,乐都区在东部城市群建设中突出河湟文化元素,突出文化基础建设、品牌文化打造、群众文化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将全力打造‘河湟文化之都’”。省人大代表、乐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曾水清说。

  据介绍,地处兰州西宁两大城市之间、河湟文化地理中心位置的乐都区,近年来依托瞿昙寺、彩陶博物馆、柳湾遗址等丰厚的历史遗存,突出彩陶、书画、射箭、赛马、秦腔、皮影、花儿等河湟文化元素,打造旅游文化、花儿文化及射箭文化等品牌。

  “乐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区形成了人人关注、参与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曾水清说。据介绍,按照“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永续利用”的思路,乐都区已编制完成了七里店河湟民俗旅游区等片区修建性规划、瞿昙寺文物保护规划和柳湾遗址保护规划,为全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该区投资建成了彩陶广场、河湟休闲广场等一批大型文化广场,建成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雨润、共和等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大力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和“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配套工程”,为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村业余剧团、歌舞队和14个社区配齐了文化设备。全区共建成“农家书屋”354个,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曾水清告诉记者,下一步,乐都区将着力打造瞿昙寺、柳湾彩陶、观光农业、河湟民俗文化、民间射箭、书法文化等六大文化旅游产业群。重点抓好瞿昙寺和柳湾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寺前广场提升改造、河道景观综合改造和柳湾遗址保护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现代农业、文化体育、现代商贸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旅游发展水平。

  同时,将依托“书法之乡”品牌,挖掘整合射箭文化、赛马文化、彩陶文化、戏剧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南山射箭、北山赛马、秦腔等特色文化演艺活动,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和档次。积极对接周边县市文化团、旅行社,尽快融入青海大旅游经济圈,让游客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更能在文化的熏陶中获得精神食粮。

  两会上的“旅游好声音”

  今年“两会”期间,不仅是旅游界业内人士,还有很多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非业内人士”的代表、委员也在关注旅游,积极为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

  “郝鹏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报告,尤其是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大美青海新优势,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的提法,赢得了代表、委员们的赞赏和共鸣,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省人大代表、湟源县科技文化体育局副局长林培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青海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青海将巩固和扩大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成果,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全面提升草原、森林、湿地、冰川、河湖、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继续打造大美青海,着力构建“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旅游发展格局,把我省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上黄金旅游目的地,努力建成旅游名省。力争到202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亿元。

  如何发展旅游几乎成为代表委员讨论时的必谈话题。大到旅游产业规划布局,小到厕所建设、垃圾管理等细节,都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内容。

  省人大代表鲍武章说:“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旅游景点基础建设,提升我省旅游业水平。更要注重对乡村‘农家乐’的帮扶,保护好、传承好农耕文化,打造青海旅游新名片。”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结合科技文化,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湟源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是今后湟源县努力的方向。”林培芳代表说。

  鲍义志委员表示,发展旅游业在青海意义重大。景区垃圾问题应予以重视,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凸显政府责任,做好这项工作。“青海湖有两个5A级景区,但随意拉客、倾倒垃圾等问题很严重。另外,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现在的管理局管不了周边的居民、管不了当地乡长,能否建立有行政职能的青海湖景区管理局?把青海湖涉及的周边地区以及国土、人事、财务等单位全交给青海景区管理局托管。管人、管财、管环境,权责利统一。同时,也让当地牧民分享青海湖景区带来的利益。”鲍义志委员说。

  代表、委员们认为,我省旅游市场格局已经在发生新变化,这对我省旅游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进一步增强旅游综合服务能力、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推动旅游区域合作发展。

  将脱贫攻坚与拉面“金饭碗”相结合

  “化隆拉面经济中就业的13万人,最初是比较贫困的人口,但现在已经在大城市里实现了迁入式的少数民族与当地民族的高度融合。发展拉面经济让化隆人富裕了,我们要趁机将脱贫攻坚与拉面‘金饭碗’相结合,进一步做活拉面经济。”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上,省人大代表、化隆县委副书记、县长马金星说。

  马金星告诉记者,近年来,省、市、县(区)高度重视拉面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14年以来,海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拉面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今后全力以赴打造拉面经济升级版、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具体措施。去年又组织多部门组成海东拉面经济调研团,赴全国一线城市深入考察,进一步明确了拉面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推动海东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实现群众增收致富,海东拉面经济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迈进指出了方向,标志着海东拉面提档升级工作走向了实质性阶段。

  “目前,青海的拉面馆在全国有3万多家。在这个产业里就业人口有近30万人。在全省3万多家当中,海东就有2万多家,其中,化隆又占海东的60%左右,将近有13万人在这个行业就业。”马金星说,希望未来五年,海东能把化隆拉面提升为一个拉面扶贫产业园,让这10多万群众依靠这些渠道,打出自己的天下。经过拉面扶贫产业园的带动,把所有的产业链条撬动起来。结合“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使拉面经济再上台阶。

  目前,化隆拉面经济已经成立了服务中心,旨在为海东拉面产业打造开展业务合作、信息交流、网络宣传、品牌推广、劳务对接和后勤服务的平台。“我们将通过做活做大‘拉面电商’,通过中国拉面网,联系和带动全国23000多家(其中化隆拉面12000万多家)海东拉面店成为宣传‘大美青海、山水化隆’的窗口。”马金星介绍说,今后将以拉面为纽带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将通过品牌策划和打造,整合化隆拉面产业资源,促进化隆拉面品牌化建设;将承担饮食文化的建设任务,打造化隆拉面清真、绿色、健康的文化内涵;将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与苏州伊鼎苑、杭州伊味、山东西域春等餐饮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延伸拉面产业链,合作建设化隆县甘都镇拉木养殖基地、扎巴镇青沙山牦牛养殖场,逐步实现集团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