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屹立在青海的不朽丰碑
2016年7月14日,省委书记王国生深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刚察两县调研时说,“‘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好的教材,要深入整理挖掘,创新表现形式,使其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2017年5月22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了“高标准规划和打造中国原子城”的部署。
6月4日,市委在海北州西海镇原子城纪念馆召开中心组现场学习交流会,缅怀“两弹一星”研制者和尕布龙同志的革命历程和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激励全市上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让省党代会精神在西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时间倒退到50多年前,青海最负盛名的草原——金银滩发生了改变。坚强的人们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城,这座城注定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它的名字叫原子城。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在这里开始了他们壮丽的多彩人生。他们虽然说着不同的方言,却有着共同的心愿:“我愿舍家为国!”从此,他们把青春年华奉献在了这片土地上。
之后,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中国第一颗氢弹被研制成功。从此,原子城被世界凝望。
原子城:
青海的精神高地
走进原子城纪念馆,翻开那段历史,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枚褪色的军功章,一份旧得发黄的规章制度,一件已经看不出颜色的军大衣……每一件图片和实物都震撼人心,因为它们铭刻着英雄儿女的事迹,体现着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那些可亲可敬的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贡献的人们:他们有的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有的隐姓埋名数十年,默默在实验室辛勤工作;有的带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夜以继日地运算测试;有的“献了青春献子孙”,一家几代扎根边疆……他们用无私言行诠释赤子之情,用智慧、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世人、为青海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时光流逝,光阴荏苒。这种精神财富在新青海建设实践中被弘扬、传承和践行,已经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新青海精神。
回首青海的发展历程,青海人民在这种精神财富的引领下,焕发出了不竭的强大力量,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成绩,攀上了一座又一座新的高峰,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这种精神财富,为青海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幸福安康不断地提供着力量源泉。原子城,正是这种精神财富的来源。它宛如高原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青海大地,引领着青海人民不断前行,向新的精神高地进发,向新的事业高峰攀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组装
当年,原子城是进行核部件机加工、无线电控制系统和特种材料研制与生产的地方,共有7个分厂,每个分厂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
二分厂是个半掩体的建筑物厂房,大多数厂房都是建在地下的。在空旷的厂房周围都竖起了高耸的避雷针,这里原是组装原子弹的地方,即核武器的总装车间。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罗布泊沙漠深处成功爆炸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儿组装完成的。
三分厂又名“221厂火车站”,在当时是整个核基地的交通枢纽,由38公里的铁路专线连接其他分厂。核基地退役后,这个厂曾停运过一段时间,从2005年起又重新投入使用,现在它是青藏铁路的焊轨基地,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六分厂又叫靶场,它是当年核基地的爆轰试验场。爆轰试验场是一座“堡垒式”的建筑,里面有五六个房间摆着各种测量仪器设备,当年一系列的爆轰试验数据检测收集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爆轰试验场的正前方有一面厚达1.3米的钢板隔离墙,岁月的侵蚀使这面“墙”变得斑斑驳驳。“墙”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槽,这是当年做爆轰试验时核弹冲击波“雕刻”留下的痕迹。爆轰试验场的堡垒式建筑,即使是发生强烈地震,整个建筑也是安然无恙。
地下指挥中心是中国“原子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通信支撑和保障为基础的地下掩体,距地表下9.3米处,全部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工程隐蔽、坚固、保密性强,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可保证地面设施受到攻击时,仍能稳坐在掩体内坐镇指挥。
艰难险阻永远难不倒“草原人”
在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建设之初,成百上千的科技人员离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只身来到遥远的地方,参加研制会战。怀着坚定的信念和献身事业的伟大理想,他们头顶蓝天,帐篷为家,豪迈地称自己是“草原人”。在这些创业者中,有领导干部,有知名科学家,有海外归来的博士、硕士,有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名牌大学的高才生,还有上万名转业军人、支边青年、普通工人。
最先进入金银滩草原戈壁的科研工作者就是从“三顶帐篷”开始起家的,首批“开拓者”在茫茫戈壁滩上凭着三顶帐篷艰苦创业,最终建成了中国的“原子城”。当时,为了应对那里的恶劣环境,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进入攻坚阶段时,凡参加攻坚战的科研人员均配发防寒四大件:棉帽、棉大衣、“大头鞋”和床毡子,这就是至今仍在戈壁滩上广为流传的“防寒四大件”。
“我愿以身许国!”这是当时参加核试验的科学家们共同的心声。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初期,当时正值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更为严峻的是1960年苏方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科学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骨干,他们怀着“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责任感,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为祖国尖端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无名英雄把自己的一生甚至连后代都无怨无悔地献给了这惊天动地却又默默无闻的辉煌事业。
“两弹一星”精神见证中国力量
1964年10月12日16时59分59秒,一个石破天惊的时刻。
当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像一声惊雷,在荒漠罗布泊爆炸后,全世界都惊呆了,中国人在创造奇迹!美苏两国的核垄断从此被打破,共和国国家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历经数十载,“两弹一星”从构想变为现实,这一历程凝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科技工作者、工人、军人、干部等的心血,创造了震撼世人的壮丽篇章,谱写了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原子城精神,成为中国人为之骄傲的精神家园。在221厂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科学巨匠还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们安于沉默,甘居僻壤,用汗水、用青春、用心血乃至生命培育出累累硕果,绘就了光辉的篇章。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中国第一颗氢弹被研制成功。从此,原子城被世界凝望,承载着中国人艰苦卓绝、自信自豪的历史,同时传递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基地,成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高地。
至此之后,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
“两弹一星”
精神成新时期永恒动力
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段无数奉献者竭力创造中国奇迹的历程,成就了“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历史在向前延伸,精神在薪火相传,“两弹一星”精神将被进一步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将展现更加夺目的光彩,不竭的精神动能,将不断激励人们去开创新中国、新青海更加美好的未来。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的坚强精神支柱。他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立足基点。研制工作者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研制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的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青海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梁代生:
“两弹一星”精神对青海有特别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对于青海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但印证了“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传承由来已久,更激励着现代青海人热爱祖国,勇于担当。
“两弹一星”精神指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在极其艰难时期,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果断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号召科学家研制核武器,研制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事迹。实际上,原子城作为“两弹”试验基地之一,虽然地理条件、气象环境较为恶劣,但参与原子城建设和科学实验的人们从来不怕艰苦,勇于牺牲。如果说,“两弹一星”的实质是为了表明中华民族顽强精神和不怕艰难、不怕困难的精神的话,这其实也印证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因此,“两弹一星”对青海人,尤其是青海的青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对现代社会、现代青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际,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像“两弹一星”这样的精神来鼓舞大众。同时,“两弹一星”提倡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更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青海省社科院政治和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永宏:
“两弹一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信心”
“两弹一星”精神虽然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但对现代来说,是一笔重要的精神遗产,当时的原子城初创之时正临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高原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运输条件的限制、生活条件的艰苦,使得基地创建面临困难重重的考验。就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下,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隐姓埋名,抱着爱国主义朴素情怀将智慧和生命挥洒在了青海,先后研制成功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这种爱国热情,这种希望国家富强的高尚情操,现在想来,都令人激动不已。“两弹一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信心”:中国人身上有着不屈不挠的骨气,敢于奋斗,敢于拼搏,中华民族身上有着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子城景区讲解员周广静:
每一次讲解都在传递正能量
几年来,周广静前后接待游客已近十万人次,看到游客对当年建设场景的憧憬和钦佩之情,总是感到骄傲。
原子城记录了一段历史:1958年,从全国各地调集的中科院、各大学许多有关专家、学者、科研技术工程人员是首批建设者,接着广大工人、牧民也投身到原子城建设科研事业中,最终,这种凝聚在建设者身上的奋斗精神和科学精神,成为镌刻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彰显了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林的精神脊梁。
周广静曾经遇到一位来自上海名叫王钰德的老人,老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他们那个年代,很多人会以为你犯了错误,才去青海这种荒凉之地,基于严格的保密制度,像王钰德一样的青年是不能告诉家人朋友自己做了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所以,现在退休的老人,提起原子城景区就会泪流满面,因为直到现在,老人才能骄傲地说,自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2012年,周广静参加了中国红色导游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其实,参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原子城,是对历史的庄重承诺,因为原子城代表的精神对当今幸福生活着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周广静在原子城做讲解员时,觉得自己的工作和一般景区导游员不一样,传递的是正能量,通过讲述,可以引发很多人的情感共鸣。
本版图片均由黎晓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