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人演绎的青海杂技传奇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8月22日青海演艺集团公司杂技团在家门口的一场演出,团里的姑娘小伙们对此期盼已久——因为,自打2010年进团4年来,他们更多的演出是在省外和国外完成。对姑娘小伙们来说,家乡的观众是他们所不熟悉的;对青海观众来说,青海的杂技更是陌生的。
青海也有杂技团
体育场里,一根跨度70米的游丝上悬挂着表演绸吊节目的道具。王郁环和董国安短暂的眼神交流后,默契地将长达十米的蓝绸缠绕于身体。酝酿、起舞、跃升,两个精灵开始了又一次的高空之旅。
王郁环和董国安上了7年上海马戏学校,于2010年回到青海进入杂技团。一同回来的还有其他19个同学,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当初毕业的21个学员如今只剩下16个人。加上3位老师,杂技团现在总共只有19个人。
七年学艺,一朝归来。在上海马戏学校培训七年之后,送出去的21个“高原小精灵”在2010年9月,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献上一台名为《高原精灵》的精品杂技剧。这台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创剧目,从服装设计、音乐编配、道具制作到舞美设计都由青海杂技团独立完成,这在国内杂技界绝无仅有,引起很大轰动。但自此以后,随着赴外演出的增多,青海人甚至淡忘了家门口的这支表演团队。
西班牙、荷兰、马耳他,香港、北京广东。4年时间里,这批姑娘小伙在不同国度和不同省份地区,用肢体语言讲述着青海的杂技传奇。
墙内开花墙外香
杂技被称作细节的艺术,一点疏漏就可能满盘皆输。因此尽管毕业已四年,但指导老师对所有人的要求没有一丝放松。
排练场里,毛毛、杨洁和同伴们屈腰、弯腿、层叠,搭起的5人叠层让人惊呼连连,但老师不满意。“技巧展示的同时,眼神、微笑等表演如果能呈现出人物性格或是自身情感的变化,将会把杂技提升一个境界。”四十来岁的指导老师吴永红,做起示范来依旧轻巧灵活,风采不减。正因为平时训练的严格要求,使得青海杂技团整体作风严谨,技艺精湛,先后与多地杂技团合作演出,都获得极好的口碑,甚至作为文化交流代表出访国外。
一方面青海杂技被外人称道,另一方面却不为青海人民所熟悉。团长崔亚娟说,曾经,青海杂技团的《杠杆》《钻地圈》《山花怒放》《轮子秋》等节目在全国获奖,柔术《滚灯》更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过全国银奖的节目。尽管如此,经常会有人问她“青海有杂技团吗”,这让崔亚娟感到很无奈也很尴尬。“杂技是老少皆宜的无声艺术,无论是演出形式、演出内容还是演出效果都要宽泛一些,但现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断层、缺尖迫在眉睫
指导老师王志刚今年39岁,他将最拿手的节目《高车踢碗》演到了35岁,因为实在没人。而在外地杂技团,这个年龄还在坚持演出几乎不可能。
扮演狮子的一对搭档,“底座”(承担托举的人)明显比“尖”(被举在上面的人)身体显得单薄。吴永红说,其实刚开始搭伴时,两人的身材比例是合适的,底座很有力量。随着生长发育,“尖长得快,底座长得慢,就成了现在的局面。但多年的排练已经定型,两个人再想调个个儿困难很大。”
崔亚娟说,杂技是吃青春饭的活,团里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后续人才。“这批演员的平均年龄在21岁,正处在发育阶段,虽说演出经验会越来越丰富,但伴随着年龄增长的事实,目前女演员里演‘尖’的已经18岁。随着人员流失,现在只有16个人登台表演。后续无人限制了剧团的发展。”
演绎有关杂技的传奇
“舞双剑,跳上丸,袅巨索,掉长笠”。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杂技表演的精彩描绘。可是随着时代发展,杂技正在从高难度的纯技巧表演,演化为融舞蹈、魔术等艺术种类的综合表演艺术。崔亚娟说,“以前的表演,技巧难度几乎就是全部,现在只占50%,还有一半包括舞美、表演、服装、灯光等各个方面。”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支持,好在得到青海演艺集团公司的支持。
和深圳福永杂技团的合作,青海的杂技演员得到了掌声,但名声却被福永赚去;2013年元月到2014年元月,一年时间在北京朝阳剧场演出700场,却不为青海观众所知晓。这一切在崔亚娟看来,就是缺少了一个类似杂技协会的平台。“我们缺乏对外联系的平台,有些对外比赛或相关部署,等青海知道的时候已经赶不上趟了,很遗憾。”
思考如何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同时,杂技团目前正在创作一个球技节目。一个19人的团队,一群热爱杂技的人,延续着青海杂技的辉煌,也演绎着青海杂技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