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两年消失3个剧种:拿什么拯救民间戏曲?
每两年消失3个剧种:拿什么拯救民间戏曲?
--透视戏曲艺术发展的困境与未来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聂可、陈诺)“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京剧《锁麟囊》里这句唱词,恰是中国传统戏曲命运的写照。
小戏种身陷“边缘化困境”、“评奖戏”常常“曲终人散”、人才流失创新受阻……针对如是种种,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从剧本创作、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等多方面支持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
承载千年乡愁的民间戏曲,在去留彷徨、日渐式微间,到底应该拿什么来拯救、如何拯救?
74个剧种只剩1个戏班,遗失的乡音难载乡愁
闲暇时提出皮影上上油,哼一段唱词,是75岁的淮派皮影戏艺人任其安最大的享受,但这种享受往往会悲从中来……
淮派皮影戏源自100多年前,传到任其安已是第七代。“几十年前,一开唱周围几亩地里就站满了人,上千老乡将戏台团团围住。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骑车串场子是常态。”如今,每每念及今日境遇,他痛心不已,“淮派皮影,只剩这一个戏班!”
“一场戏观众席上三条凳都坐不满。没人看戏,戏班里一些人回家务农了,有些随子女进城住,还有的老哥守着守着就走了……”
千里之外的陕西省渭南市,秦腔剧团团长张天平扯开话头同样愁眉不展。“缺演员啊!剧团去年排的一出新戏,就连行政和后勤人员都上台了。没合适人选,二十来岁的男女主角只能由两位年近五十的老演员演。”
一老一新,境遇相似,这是不少地方戏曲命运的缩影。多年来,在救赎与自我救赎之间,一些“样板”走在了前面,而更多的剧种则日渐式微。
来自文化部门的权威数据显示,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
伴随剧种远去的是老一辈艺人,而一些剧种即便申请上了“保护项目”,也难逃衰落命运。2008年,曾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的赛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但眼下已经没有演出,成了现实意义上“遗失的艺术”。
“大家都知道水土流失要问责,可那么多传统戏曲的生存土壤流失掉,自生自灭,我们又怎能心安理得?”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说,“国家政策出台正当其时,这是国家在以最大的力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给传统戏曲重生的希望。”
传承要素消解异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旦失去文化记忆,我们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说。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个个承载着戏曲文化的符号,却逐渐被消解和异化。
--剧团演出1天不如“走穴”1小时,戏曲人才流失严重。
谢柏梁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忧心事:上世纪60年代,四川有一百多个川剧团,现在只剩十几个,即便如此也很少演出,因为演一场亏一场。一次他跟朋友喝茶,却偶然发现成都宽窄巷子有不少川剧团演员“赚外快”。“在剧团演出收入不如外出‘走穴’,这是体制的悲哀!”
数据显示,许多地方特别是基层戏曲工作者收入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上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戏曲演员人数直线下降,每年流失近4000人,这种现象直到近些年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政策才略有改观。
--选拔苗子从“千里挑一”到“十里挑一”,继承者不愿进、学不精。
由于学戏苦收入又少,想从事戏曲行业的新人也越来越少。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说,好苗子难选拔,即便学了几年基本功仍缺乏,一部分还得“回炉重造”。
好苗子少,当导演和编剧的好苗子更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基层院团根本没有编导人才,早已丧失创作能力;部分知名编剧频繁赶场,没有时间精心搞创作,通常是一本老戏“一菜三吃”。
--急功近利,丢掉核心竞争力。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曾指出,有院团把创作部门当包袱甩掉,大量编剧人才跳槽转行,直接导致优秀剧本匮乏,原创能力下降。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缺乏资金,一些剧团为维持生存,转而“砸钱”申请“非遗”项目,甚至为了申请成功而改变剧团属性,但“强扭的瓜不甜”,到头来仍举步维艰。
“一部成功的戏曲作品有个要素,一是高雅的艺术质量,二是观众的欢迎。传统戏曲要想走得下去,走得远,创新是核心竞争力。”韩再芬说,“没有观众来看,你再高雅也是孤芳自赏;如果创新走偏了,对不起社会,对不起这门艺术。”
“市场盲目热衷洋文化、一些文艺工作者搞创作‘唯洋唯西’,根本原因是缺乏民族文化自豪、文化自信。”一些戏曲评论家尖锐指出。
以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虽然历史悠久,有着独特魅力,但不容忽视的是,西方文化大量流入,传统艺术空间被挤占,“文化逆差化”趋势明显。专家认为,戏曲传承重在传“人”,这其中政策扶持是关键。
“过去,有很多业界知名大师,因为学历不够,没办法进到高校中传授经验,这很可惜。”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
此次国家扶持政策提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一方面让大师得以进入高等学历体系,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巴图说,“培养‘戏曲人口’同样重要,让孩子理解、欣赏戏曲艺术,戏曲文化就会慢慢发展起来。”
传统戏曲如何再度焕发青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创新为导向的剧本创作是前提。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剧团通过改编、创新剧本,培育出一批经典曲目。例如,黄梅戏《徽州往事》全国巡演超百场,票房收入近3000万元,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迄今已连演10年,更有剧目出国巡演。然而要看到的是,仍有许多剧团因循守旧或苦于无力创新。
专家认为,此次政策提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三个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创作扶持,调动全社会戏曲剧本创作积极性、主动性,正是回应了戏曲界“正本清源”的诉求。
“说到底,激活戏曲市场是根本。”戏曲专家傅瑾等业内人士表示,“一味守旧的‘唱念坐打’不会火,一味孤芳自赏不接地气只会被市场抛弃,只有贴合时代的演绎和解读,让当代人感受经典与时代的艺术共振,戏曲市场才能有希望。”
“既要有经济发展,还要有青山绿水,更要有文化,这才是一个地方真正的福音。”傅瑾说。